ScalersCast第38期:计划完不成怎么办?从拖延看对未来的感知力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ScalersCast第38期:计划完不成怎么办?从拖延看对未来的感知力

成长分享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17.jpg

ScalersCast
ScalersTalk成长会播客小组出品

ScalersCast节目已入驻:

荔枝FM 、喜马拉雅FM 、Apple Podcast

搜索ScalersCast即可订阅和关注


这是ScalersCast第38期,由成长会小冷完成朗读,ScalersTalk成长会播客小组出品。本文是《计划完不成怎么办》系列的合集,文章编号分别为317,322,323。关注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订阅ScalersCast节目,查看和收听更多精彩文章 。

原文如下

[317]Scalers:计划完成不了怎么办?从拖延看对未来的感知力 (1)

成长会成立以后,我给每位会员布置了作业。我提出了11个问题,让每位会员通过回答问题,对自己做全面的审视。在回答中,看到最多的一条是,很多会员认为自己经常完成不了计划。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我自己而言,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的确会有很多因素影响计划的完成,甚至计划本身的合理性也占重要方面。今天这里分几个方面试分析一下,这是连载。

1.对未来的感知力能否投射到当下的执行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更倾向于响应在当前或者可预见的几日内要发生的情况。比如你有个电话响了,来了一条微信,微博有人留言,这中属于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而且完成与否十分容易衡量。比如电话接完了,未读数清零了,终于没有那个小红点了。所以当下或者临近的事件,特别容易触发我们的行动,因为他们来了,我们感受到了,如果不行动,痛苦更大。

但是,未来对于我们经常是一种无痛感的存在。一个月后我要交付一个项目,半年后我有一个二级考试,两年后我要找工作……急什么,还早着呢。由于时间拉长了,我们无法切身地感受那种迫切的临近感,也就是这时感知我们是迟钝的,不敏锐,经常让我们无法触发行动

于是,这就是人见人“爱”的拖延了。大部分会员在问题的回答中,都承认自己有拖延。

倒不是说拖延不好。拖延是一种战略,有的时候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对我们很重要,要求我们当下投入的事情,如果拖延,造成的后果会比较严重。

而如果你要应对这种拖延,你需要做的就是,在你的计划完成了以后,尽早地开始行动。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计划,你都不应该到迫在眉睫才开始,不是说了在通往牛逼的路上,让一部分事情先做起来。

比如,假使你决定11点前要睡觉,而你有四项工作要在这之前完成。那么你吃完晚饭到家稍事休息后,大概7点就要开始工作。而不是先上会网,聊个天,看集美剧刷部片。那样一下就到9点了,然后你又做不完事情,于是自责工作没做完,于是还会晚睡,于是第二天起不来,于是负循环。(参见文章《[199]早起看意志,早睡看执行》、《[292]正循环与负循环:两种生活状态》)

对抗拖延的方法是前紧后松,而非前松后紧,然后告诉自己是因为没状态。动作快一点永远不会吃亏,因为你赶在了时间的前面

这其实就是一种对未来的感知力,为了确保计划的执行到位,为了确保将来在战略上的主动,而且更关键的是,能感知到未来的场景与可能性,做出预判后,现在就开始行动。

充分感知将来的处境,并投射到当下,触发行动。什么样的人做这种事情最多?一个企业的决策者。企业的领袖通常时刻在思考行业的变化,关注自身企业的发展,结合内外情况做出预判,形成战略布局,通过团队执行,做好准备,等风来,站上去……在他们口中有一句话,叫赢得未来。我的理解就是趋势来了如果你准备好了,你赢了,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完了。企业的决策者如果拖延,如果没有将对未来的感知投射到当下的执行,如果对未来甚至没有感知,那他和他的朋友们,可能就要成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了……

在我的会员中有几位是创业者或者实业经营者,拥有自己的企业机构。而我们其他大部分人现在未必是一个团队的决策人,但是我们是自己的领袖,对于自己的未来也要有像健康生长的企业那样,有一个好的预判,好的执行。具体下来就是你如果制定了计划,就让自己尽快开始执行。拖延更像是心里的柏林墙,你要把它推倒,破竹般前行。(参见[288]谈破竹般的执行力

明天接着讲,计划的安排合理性。

[322]Scalers:那些年我们肆无忌惮的想法与野心——计划完成不了怎么办系列(2)

2.待办与计划应该安排合理,必要时作出取舍

世上事有难有易,有一类事情,是极端容易的,但是又是极端难的。那就是我们的想法(Thoughts)。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想象力,以及在大脑里运行的各种思绪,均来源于此。

想法是极易生成,且极具逃逸性的,它不会受到我们所处局部的限制。我们可以处境悲苦(diremisery),但这完全局限不了内心的肆意徜徉,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霍金困在轮椅之上,却能思考整个宇宙的问题。他的著作,《果壳中的宇宙》,其书名源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极端难的一面这里暂不展开。)

这些想法很容易生成,不受到限制,而且你随便想一想,也没有任何成本。这几乎就构成了我们肆无忌惮的想法与野心,可以滋生的客观条件。

于是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刚刚创业一个月的“连续创业者”,呼喊着我是未来的马云,我有改变世界的理想;一个四级挂科的学生,手里拿着一本GRE红宝书,告诉其他人,他的目标是三个月吃掉20000生词,他的理想在大洋彼岸;一个从来不练习听力且VOASE无法听懂的学习者,报了一个XXX英语,期待每天5分钟,一个月搞定美剧听力;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因为一滴鸡血,在又一个崭新的日记本上,写下今天晚上要完成的十项工作,以及在新年又重新开始的十大任务……

这些倒不是不可能做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普通人,平凡人,小人物,小土豆。小人物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行为就是会服从大的客观规律。大的客观规律就是,你不可能期待在一个时刻,马上得到一个质的瞬间转变,例如百万的大奖让你财务自由,突然的财富让你成为高帅富,女神的意外亲临让你成为人生赢家……我们都是时间长河里的一条鱼,尽管认为自己很不一样,但是也是和其他鱼一样,在顺着河往下流。

但是这些想法与欲望,其实很多时候,会给我们构成一种幻觉,让我们沉迷其中,并且更要命的是,代替了我们的部分真实。这种虚幻的真实,是能给大脑一些快感的,仿佛你已经有了显赫的声名、巨额的财富、遮天的权力。于是,你的判断、认知与决策,都出现偏差。这就像是这种逻辑,假使我是个学渣,我就不能通过装着要背GRE单词,看上去牛逼一点嘛?假使我是找不到工作,我就不能做出创业的样子,看上去更像成功人士一点嘛?

具体几个例子。
其实你自知自己是个懒人,没有控制力,但是你的大脑却知道自己要做一个勤奋节律的人。于是在读书时代,每到放假,你就带很多书,你是在用一个将来自己会很勤奋的幻象,在指导你自己当下的决策。想象自己很勤奋又能管的住自己是一种很快乐的感觉,然后我们觉得自己真的能做到。事实我们也知道,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做不到的。所以在大学我认清了自己的本质以后放假就不带书了。但是今年我的进步就在于,春节期间我也是坚持写作的……

再说计划。当拖延症者报复式地在纸上写下一大堆待办的时候,他是在用一个极富有行动力的幻想或者预期的美好场景,在指导自己当下计划的制定。其实有的时候,我们知道,按照自己这种糟糕的状态,是绝对不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完了。但是我们还是写了,因为我们沉溺在美好的意境中不愿意出来啊……所以,一次又一次的,我们制定了好多计划,然后我们又没有做完。反复的挫败,我们已经不再相信计划了。

换一个角度,来个更接地气的解释。计划的执行都需要消耗资源的,包括时间、精力,而且还要看你的伴侣、朋友会不会对你发起中断请求。一个晚上算4小时工作时间的话,7-11点。那你如果1小时完成一项工作,加上中间的状态休息切换,如果你能做完4项大的工作,已经很高效了。但是如果你的工作量没有预估准确,或者工作太多,那就会出现超时,而第二天如果你还有新的工作,那么,你是没可能做完手头的事情的,因为你的资源不够。

那怎么办?还有第三篇。

[323]Scalers:明确主线,合理取舍,简单入手,逐步挂载——计划完成不了怎么办系列(3)

接着昨天的怎么办。
关于计划的问题,我们遇到的场景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通过合理配置优化资源,最大化目标的问题。其实很多学科领域,也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有时候,放到我们自己的场景,就经常看不清楚了。
我给出十六个字的方针。

(1) 明确主线,合理取舍

前面说了很多欲望和想法就是肆无忌惮。他们的出现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装逼的需要,而不是真正的需要。那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没有问过,或者没有给出一个内心的答案。因为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有时候我也不知道。

自己不知道,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

外部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成长体系中,共性的诉求往往多于个性的诉求。即,过去大家都是按照模具来教育,而不是按照模型来教育的。就是我们都用同样的尺度来追求,好的成绩,好的学校,好的工作;而我们不太用强大的心智、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等内在的价值作为成长的诉求,这个太个性化。

内部的原因是,我们自己也忽略了向内寻找。我们极度渴望依附于外界的标尺,来寻求认同,得到赞许,获得满足。比如我们会想要一个更高的薪水的工作,一个更高的薪水的工作和更高的薪水的工作。于是我们会害怕机会成本,在决策的时候怕失去,于是什么都想要。

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高速公路枢纽口上,选择道路的时候如此坚决,左边去上海,右边去武汉,如果要去上海的话,我们可能完全不用想就左拐了。这种坚决在生活中为什么经常很难有,尤其是大事上。除却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知道我们要去上海。这就是目标的明确。

你看这多么干脆,右拐也是条好路啊,那么平,风景那么好;可是我要去的是上海啊,再见诱惑。

但是我们做计划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由于主线的不明确,我们会什么都要想,反正提要求是没有成本的,不管给自己提,或者给别人提。

没有主线,我们没法取舍,只好照单全收,都是欲望惹的祸。而你根本没有能力做完那么多,而且你还很懒。其实极度勤奋的人是可以同时支撑自己的多个欲望的,我见过这种人,丧心病狂地优秀。

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的状态,自己小小的身躯根本装不下那么大的野心。

所以,我只好说,你拿出自己的待办清单,一件件地删除,舍弃。先把主线明确了,你要什么,你要什么,你要什么。这个目前是否相关?如果现在以你的水平看不到相关,就先舍弃。

你需要在你的待办中,静下心真正梳理一遍,两遍。直到最后专注到一件或者两件事,然后我们看下一步。

(2)简单入手,逐步挂载

生活当然不是简单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简单开始。

于是你的计划,只有一两件事情了,然后你开始做这些事情。一天计划一件事情,总能完成嘛,如果完成不了,那再试试半件事情。如果还完成不了,请重新检查你是否具备执行条件。比如,你想攻哥德巴赫猜想,可是你连初等数论都不懂,那你这个叫空想。

这就是简单入手。你的计划就是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开始执行,开始确保完成,确保复盘总结到位,确保不中断。

为什么我一直反复在群里说朗读训练。英语如果是个大厦,你要有搬砖的心态和意愿啊。的确,从很多会员的反馈中,通过朗读有很大的提高,这真的不是S君好厉害,这是因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当我们能Hold住只有一件事情的计划,然后开始处理两件事情的计划。我把这个叫挂载。你每天确保坚持朗读英语,稳定执行后,这就像一辆快速行驶的火车,当你进入稳态后,你会游刃有余。于是,就像火车车厢一样,再挂载一节上去。

这时候在初期不适的情况下,你稍微调整,还是可以继续前进的,但是你的功率变大的,你的载荷增加了,也就是,你做的事情多了。

这个过程继续迭代,当你能够在计划里做四五件事情而有条不紊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掌控的很好了。其他人看来你好厉害啊,或者觉得你很苦逼的样子,但是你自己和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对话与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的瓶颈不是你的心烦意乱,而是你的身体健康度。只要你有体力,就能开始工作,开始执行计划,而且投入以后就不会轻易掉线。这才是一种理想状态,这也是我在努力追求的。

最后,执行中干扰一定要抵制。比如聊个天说个话打个电话和男朋友发个嗲,还是等你做完一件事情再搞。你想,在和你自己的斗争中,就像战场一样,需要你开火冲锋的时候,你却总跑回战壕里发微博了,这算个什么事嘛。这个战争你逃了后不会死,但是你的士气会消磨掉。

我写的偏宏观,像计划中要留出缓冲时间、要注意休息与习惯、要结合生物钟什么的我就不写了,网上也很多。我就提供这么个视角,大家自由发挥。

ScalersTalk ID:scalerstalk

本微信公众号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网站ScalersTalk.com,口译100小时训练计划群C 456036104

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面向成长、实践行动,且凝聚了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社群。有意入会者请和Scalers直接联系,我和其他会员会和你直接交流关于成长行动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2016年成长会持续招募中,参见做能说会写的持续行动者:ScalersTalk成长会2016年会员全球招募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