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1 年开放报名,参见《 焊牢车门,整装待发——S成长会2021报名须知 》。
我有一个烧水壶,平时用来烧热水,利用热传导加温液体(比如冷牛奶)。用的时间长了,壶里结了一层水垢。
水垢会影响加热升温的速度,需要刻意清除。但是壶有一点深,盖子也不是分离式的,洗起来也麻烦。
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盐,于是我想到了白醋。我家里原来有一瓶十年老白醋,找到一看,挥发得快差不多了。于是我在淘宝上搜了搜,花了九块九,又买了两大桶白醋。
白醋的价格比我想象的要便宜很多,然后发现白醋的推销文案里面,还有人说,白醋可以用来泡脚??那用泡过脚的白醋沾饺子,味道好么?
白醋倒进壶里,不一会,白色的水垢上,就开始有气泡。这是弱弱的醋酸在与硬硬的碳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的表征。于是我就让他们相互反应了一个晚上,到了今天早上,用水一冲洗,一把二手壶,又变成了九成新。真爽!
手里有锤子,看啥都是钉子。我看了看我的一个水桶,好像也有一些水垢。于是我也倒了小半桶白醋进去,半天时间,桶底又焕发出本来的颜色。桶内壁还有一些残余,于是我把桶子斜着摆放,并不时轮换方向,不一会,也清除了。
于是我又检查了其他地方,比如喷头、水龙头等流量较大的地方,都有水垢的情况。手里有醋,遇垢不荒。
由此可见,北京的水质还是偏硬的,长期盛放水、长期有水流经之处,都有可能是藏污纳垢之地,需要定时清除。
水如此,人的思想是不是也会有这样呢?
水质本身偏硬,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那流经之处,由于化学反应,容易形成沉积,产生水垢。
现在是信息流时代,我们的大脑就像管道,信息中含有的杂质,也会长期沉积下来,形成思想之垢,最终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干扰。
信息流里的偏见、利益诱导、故事的编排、情绪的渲染,这些有意无意的偏误,会在我们的大脑里产生影响,形成思想之垢,最终让我们付出实际的代价。怎样持续清除思想之垢?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
清除思想之垢其实是市场营销的逆过程。营销是把某个想法种到人们的脑子里,而清垢是把某些不靠谱的想法,从脑子里清除出去,
思想之垢要比水垢更难以清除。你往壶里倒醋,水垢只能坐以待毙,在气泡中慢慢消解,一招即可制敌。
思想之垢如顽疾,有生命力,当你朝它下手的时候,它会激发求生欲,影响你的行为,让你产生不良反应,让你感到不舒服,让你觉得还是不要改变为好。于是你给自己编造了一堆理由,说那这样也挺好。
要清除思想之垢,要有刀刃向内的意识,要学会对垢说,“你够了”。
但是我想了半天,可能找不到一种“生命之醋”,一倒下去,“垢”就不见了。这也许真是没有灵丹妙药的,只能一点点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不过好像也并非如此,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用一个新的“垢”,去代替原来的“垢”,于是你有了一个新问题,老问题就仿佛解决了。甚至你还会得到双重垢,也许负负得正,你就好了呢?
比如你可以暗示自己,报了这个课程,我就可以脱胎换骨,一夜暴富,爆发式增长,一年抵五年。这就是用一个思想之垢怼另外一个思想垢的典型案例了。至于得了一个病,再得第二个病,究竟是以毒攻毒完全康复,还是雪上加霜暴毙而亡,也许就要看命了。
最后,祝大家过上持续除垢、清洁干净的人生!

重要通知2:2月1日涨价
S成长会2021已经启动了《焊牢车门,整装待发——S成长会2021报名须知》,2月1日调价,参见《调价了!S成长会2021将于2月1日起恢复正价》。为了紧跟时代,美国放水,我们也调价。
还有一个正在进行的活动
读书活动《给人生上保险——2021年 “保险学”专题(第12期)读书活动启动》,已经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