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践行的道理,都不算懂的道理 | ScalersCast第48期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你不能践行的道理,都不算懂的道理 | ScalersCast第48期

成长分享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10.jpg

ScalersCast

ScalersTalk成长会播客小组出品

ScalersCast节目已入驻:

荔枝FM 、喜马拉雅FM 、Apple Podcast

搜索ScalersCast即可订阅和关注,网址ScalersCast.com

这是ScalersCast第49期,由成长会小冷完成朗读,ScalersTalk成长会播客小组出品。原文参见《Scalers:你不能践行的道理,都不算懂的道理》这篇文章成文于2015年6月,文章编号531。关注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订阅ScalersCast节目,查看和收听更多精彩文章 。

最近几期播客可点击收听

廉价的批评质疑与建设性意见 | ScalersCast第48期

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追求的梦想 | ScalersCast第47期

热爱这个世界并与之和平相处 | ScalersCast第46期

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我的解决方案 | ScalersCast第45期

在信息过载时代,行动力是极度稀缺资源 | ScalersCast第44期

度过领域学习的沉默期 | ScalersCast第43期

职业规划和你光明未来的半毛钱关系 | ScalersCast第42期

[除夕特辑]理念与信息的价值是多少? | ScalersCast第41期

总结思考:群面脱颖而出的核心在哪? | ScalersCast第40期

稳扎稳打,一篇文章搞定英语发音基本面 | ScalersCast第39期

原文如下:

经常看到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懒得做,或者为什么我却做不到?……而且这么想或者这么说的人,好像还真不少。

对于这种情况,讲一讲我的理解。

我们在读中学的时候,学习各种知识,然后要考试做题目,如果你不是数学考满分的学霸,想必都会遇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差”的情形。老师在课堂上和你讲一个定理,然后你一听好像的确是那么回事,然后就很得意,感觉自己学明白了,而且一看教材例题也的确很简单。于是课后拿到题目,发现完全不会做就去看答案,然后一考试就差的不行……一般来说,题目变换一下你可能就不会做,转两个弯你基本上就会说难的要死,完全没思路。但是一看答案却发现,咦不过如此。

在学校里的情况尚且如此,在社会的这个大学校,情况完全类似。我们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道理,有的是前辈交流中得到,有的是我们从书中遇到。然后这些道理我们也是一听就明白,然后以为自己就懂了,再往下发现,自己的生活仍然是一塌糊涂。于是甚至有人说,道理都明白,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大家都爱这么说。但是如果你不用脑子,又被带进坑里了。

坑就是“懂”这个词。你怎样理解“懂”这个字?字典上的解释是,明白,了解。那你为什么就听到一个道理马上默认自己懂了呢?

说说我的理解。我们听到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如果流传下来,我相信一定是经过经验的锤炼,也就是说,前人通过反复的践行并且在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经验。所以不管是教育还是生活,都是如此。为什么科研人员每年都要发表论文,论文就是学术研究的实践总结,为什么有书籍上的道理指引,这也是前人的总结。就像我们的交通法规,每新增加一条法规,其实背后都是无数的交通事故血泪的经验总结。

我这里提出自己的观点,懂一个道理其实是和行动量有关系的。就是说,如果一条道理,前人总结出来,花了行动量是N的话,那你投入的行动量,只有和N相当,甚至更多,才能体会到道理的深刻含义,才能算懂。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道理你只是听到以后,觉得很对,然后你就以为懂了,那是痴心妄想。因为你没有做任何事情,你就只是听听,那根本不算懂。

我曾经说过参与和投入才是最大的变量。而对于一个道理,你如果没有实践,没有行动,就只能算是在嘴上讨论一把,这并没有什么X用。举个例子,有很多人喜欢刷创业资讯,看互联网创业大佬们聊产业趋势,然后转身就在吃饭的时候拿来吹水。其实这没有什么用,你的所有认知都是二手的,而且没有实践。就像马云如果和你谈如何管理一家四万人的公司,你看了一大堆,然后好像都很有道理,以为自己懂了。但是你自己连40人都没有管过的话,这些道理就像废纸一样,对你是无效的。

那如果这样,所有的道理都需要亲自去践行的话,人类文明如何进步?难道我们每个人都要重新发明轮子发现电么?这其实又回到黑盒与白盒的问题。为什么之前我也说过“听话、照做、执行、别发挥”,因为如果你需要借助前人构建的经验直接进步,那你就是要站在黑盒上,也就意味着你需要遵守前人总结的道理,听话照做。也就是这种情况你可能不用像白盒一样懂,只要遵守和照做就行。但是即使对于这种情况,你也是需要去做的,需要去行动的。

于是不管对于哪种情况,我们的论证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于一个道理,你如果要明白,要去懂,只能靠你的行动。你可以是在行动中去不断验证道理,也可以在行动中不断发现道理的深刻,但是共同的前提是,你必须投入足够的行动量,你必须去做事。

也就是说,懂是一个奢侈品,不是人人都能像他宣称的那样,说懂就能懂的。你需要拿你足够的行动量,换取一个道理的深刻理解。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件有价值商品想买的时候,都会摸一下自己的口袋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买的起;而现在到了金玉良言的道理,为什么在没有什么行动量的时候,却那么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懂了呢?

于是,对于这个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讨论的话题,其关注点是错的,因为这是一个前提不成立的思考逻辑。你根本就不懂这个道理,哪有后面那么多的纠结。所以不要再做着道理我都懂只是自己懒只是做不到只是生活仍然糟糕的春秋大梦了。醒醒。

看完这篇文章,下次如果再有人以这个句型造句,给自己合理化,你可以立即打断他,告诉他,“你懂个P!”

最后我在写完这篇文章做了一些检索,发现了一些所谓的名人我言。这些我们在高中写作文的时候,往往喜欢引用但是却无深刻体会,现在再读却有不同的感受,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明]王守仁《传习录》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朱子大全·答曹元可》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孙中山全集·建国方略》

器而不可用,工不为也。学而无所用,学将何为也?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粹言·论学篇》

知之不为难,守之为难;守之不为难,行之为难;行之不为难,久之为难。

——[宋]石介《送龚鼎臣序》

“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

——《白鹿洞书院教条》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道德经》

ScalersTalk ID:scalerstalk

本微信公众号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网站ScalersTalk.com,口译100小时训练计划群C 456036104

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面向成长、实践行动,且凝聚了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社群。有意入会者请和Scalers直接联系,我和其他会员会和你直接交流关于成长行动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2016年成长会持续招募中,参见做能说会写的持续行动者:ScalersTalk成长会2016年会员计划介绍(2016.3更新)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