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滚雪球》,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这几点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读完《滚雪球》,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这几点

成长分享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8 年火热招募中,目前报名人数已经突破 1200 人,参见《持续行动,为三年后的自己,扎心地做点事——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8 年会员资格开放申请》

最近读完了沃伦·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这本书是巴菲特的成长记述,历数的巴菲特上下共五代人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有许多感悟,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0. 巴菲特的财富人生

国内很多人称巴菲特为“股神”。巴菲特是通过持续投资让自己不断变得有钱,在2008年,他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到了首位,超过了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截止2018年2月,他个人净资产875亿美金。这是什么概念,国内阿里巴巴的马云大家都知道有钱,净资产279亿美元,巴菲特是他的三倍。如果你每天中500万人民币的彩票,你要连续中300年才能有875亿美金。

巴菲特是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主席,这家公司通过控股、投资等方式拥有大量公司与资产,从1965年起至今保持20%的年复利增长(同期的S&P标普500指数只有不到10%),在2017年世界500强中,Berkshire Hathaway排名第8。前五名分别是:沃尔玛、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和丰田汽车。Berkshire Hathaway每年的股东大会是投资者的一次盛会,每年巴菲特给股东写的信,都广为流传。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会在几年中逐步向其他基金会捐赠Berkshire Hathaway的股票用于慈善事业,其中大部分将捐给比尔盖茨的基金会。《滚雪球》这本书里评论道:“这位自己存硬币的衣橱都连家人都不准碰一下的小男孩,历经蜕变,现在终于可以自如地将数百亿美元交给别人打理了。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巴菲特收购的家居城)

1. 理智让人在投资市场持续走下去

巴菲特说过,“你对股票可能有情感,但是股票对你却未必会有情感”。在读《金融心理学》的时候,就意识到,人由于主观的因素,往往对客观的事物变化,无法给出理智的评判。就以股票投资而言,当股票涨了,我们很容易倾向认为,这个涨势会一直持续下去,于是追高,但是却发现被套牢;当股票跌了的时候,我们就会默认还要继续跌下去,于是割肉却发现,一卖掉就开始涨。

普通人总是被表面所迷惑,而所谓价值投资是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来独立看待问题。“大钱往往是那些能够做出正确的定性决策的投资人挣到的”,“如果你在股票市场上不能有独立的想法,那你的投资注定不会成功”。

读巴菲特的故事让我感觉,这位长者有着极度的冷静和理智。比如他有钱,但是却一直住在奥马哈的老房子里几十年,他不怎么花钱消费,因为他认为这笔钱拿来投资复利,相当于未来的好多钱;他在生活并不因有钱而奢侈,反而非常克制,以至于自己的儿女结婚的时候,都不愿意多出钱而被妻子批评。

这种理智伴随着的其实是对人的情绪或者情感的无暇顾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从小就爱读《统计年鉴》的男孩,知道奥马哈人口数量,这种风格在女孩之中会不会受到欢迎?1949年,他买了一把四弦琴,和一个女孩的男朋友展开竞争,最后的结局是,手里拿着四弦琴,却没有俘获那个女孩的心。

2. 专业与专注是安身立命之本

在网站上我看到一部关于巴菲特的纪录片,标题叫 Becoming Warren Buffett (http://t.cn/RuMHYMf)。在纪录片里,有人评论到,巴菲特能有今天,还不是有一个国会议员的爹,我觉得这有点反鸡汤过度了。

巴菲特的成长必然会受到父亲的影响,因为从小他就读了父亲书柜里的许多书,比如《证券分析》等。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是巴菲特行走江湖的根基,就是他广泛而又深入的阅读,以及在此之上的对数据的分析与理解。

巴菲特会翻阅上千页的《穆迪手册》从中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如果有一本书,上面密密麻麻全部是数字,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没有人给他解读,那他永远不会耐心地看下去。哪怕这些财报都是公开的,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让别人给他推荐可能会涨的股票,却不愿意自己花时间投入,给自己找了一堆理由。

在《滚雪球》最后一节中,作者总结道“他研究了大量股票,一头钻进图书室和地下室认真研究别人动都不再想动的陈旧股票记录。他一宿一宿地研究别人看来只是觉得眼花缭乱的成千上万个数字。他每天早晨要认真阅读几份报纸,就像痛饮可乐那样贪婪地读《华尔街日报》。……度蜜月时,他在车子后座塞满了《穆迪手册》和会计分类账。他花几个月时间阅读一个世纪以来的报纸,了解商业循环模式,华尔街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代公司的历史。他密切关注全球政局,分析其对商业的影响……”。

我认为巴菲特在自己的专业内下到的功夫,可以秒杀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这也是他能在财富上斩杀大多数人的重要前提条件。没有在年轻的时候积累的深厚功夫,不会有持续几年的投资上的表现。

巴菲特曾经说,“每个人都能读到我的读的内容,这是一个公平的竞技场”。巴菲特是用自己的脑力与体力,往深处努力;反观这个时代,知识付费在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的同时,却也让大部分人失去了深入分析与思考的机会。你的脑回路和大多数人一样,那在财富上无法有所突破,也是必然的结果了。

(这里留一个小问题:巴菲特有没有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做这些事情?)

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专业,在这个方向上投入远远超过他人的时间和脑力;而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专注”。

巴菲特在刚刚认识比尔盖茨时候,盖茨的父亲有一次拿出两张纸,让两位分别写出认为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巴菲特和盖茨都在纸上写的是“专注”。

3. 把时间拉长才能看到什么最重要

巴菲特举过这么一个例子:

你自己在车商那选一辆车,你喜欢什么?如果让你这一生只开这一辆车,你会怎么办?是不是要好好的爱护这辆车。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和身体,就是要陪伴我们一生的,就像是我们这一生仅有的一辆车。

很多人不理解巴菲特为什么长期不碰科技股,因为他认为技术是更新换代很快的;而他更多关注的是传统领域,几十年都有长期稳定的消费需求的。这给我提供了另外的视角。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信息其实是来自互联网,我们会对技术类资讯有优先的认知直觉,就会觉得这些应该最好。但是如果换到巴菲特的视角,他持有的许多公司穿越了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历程,把目光放长远以后,看到的好像又不一样了,比如雅虎公司,从如日中天到现在,20年……

而正因为目光放长远,道德与声誉就变得更重要。这其实是一个持续行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什么样的事业才能更长久,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才能走得更好?巴菲特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仅靠他有多少钱来衡量,或是去年赚了多少钱来衡量,那么他迟早都要惹上麻烦”。在处理所罗门公司事件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公司亏钱了,我还能理解;但是如果让公司名誉受损,那我将毫不留情。”

到现代信息社会,热点此起彼伏,事件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每天都在追逐最新的热点,都异常焦虑。在这种越来越快的节奏中,很多人容易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方向,失去了专注,丢掉了价值。在相互折磨的社交网络上,我们每个人都披上一张表皮,刻意呈现出某一副特定的样子,按照别人告诉我们应该有的方式生活。

在这样集体无意识的狂欢中,巴菲特的故事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坚持自己的信念看法,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利用好复利的强大作用,慢慢走下去,我相信,这样的人生不可能会差。

我读的《滚雪球》版本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834617/

  1. 用苹果手机,一竿子打赏给S私人红包

111111刻意学习.jpg

新书《刻意学习》热卖中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   

ScalersTalk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社群生态体系,专注1000天以上的“N阶持续行动理论体系与能力构建”,以“从英语初阶到同声传译全栈解决方案”为特色,以“持续输入输出训练实践拓宽认知边界”为导向。

微信公众号  l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新 浪 微 博   l  @Scalers

网           站  l   ScalersTalk.com

开 放 社 群   l  100小时训练QQ群C 456036104

畅 销 书 籍  l 《刻意学习》火热销售中

 ★★★★★ 

2018年成长会申请说明

《持续行动,为三年后的自己,扎心地做点事——ScalersTalk成长会2018年会员资格开放申请(2017.12)》(请点击)

本文原文:http://www.scalerstalk.com/1339-snowball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