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大众消费级产品和成长级产品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Scalers:大众消费级产品和成长级产品

成长分享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34.jpg

本文作者Scalers,微博@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

成长是一种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克服我们身上沉淀下来的很多东西,需要吐故纳新,需要走出原有的藩篱。

最近我在想两个词,一个是“商业”,一个是“教育”。两个词很好玩,在某些层面是共通的,但是在某些路径上,走上了相反的方向。以下文字可能从学术上不严谨,但是我力求在思考上连贯,如果你看了有启发,就给我点个赞好了。

商业本质在于获得利润,如果要有健康的商业,就应该是持续稳定地获得利润。商业要构筑一个体系,体系的运行会有成本,但是体系由于能产生价值,从而可以从市场上产生价值交换。通俗的说,商业出售商品获得收入,收入减去各项成本,可以大抵计算出利润。

商业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基本的一点,谈商业离不开产品。也就是你需要有一个标的物,就是拿来卖的东西。这个东西如果越标准化,那商业的规模就越可以扩增,商业的成长性就越好,可获利性往往越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做商业,就要做产品,就要把产品卖出去。如果我们不看那些面向企业的商业活动,那剩下就是面向大众消费的产品。我们要把这种产品卖出去,卖给广大的客户,而且卖的越多,收入越多,一般来说,利润也会增长。

既然要卖出去,卖的多,那首先就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先知道才有可能购买。而大众如何知道一件事情,就要看大众的注意力放在哪里。从古至今,注意力在哪,商业价值就在哪。

以前央视的标王、报纸的版面、电梯间前的液晶屏,到现在的各种手机应用,微信微博……关于这点参见我的文章Scalers:你的想法是如何长出来的?》。

我把这些希望大规模出售并且面向大众的产品,叫做大众消费级产品。

这一类产品的特点就是,商家千方百计做成交,当支付行为结束,往往意味着交易的结束。也就是说,当你作为消费者,花了钱买了东西,商家就希望你再也不要就这一次交易产生再多的事项,因为会涉及额外的成本。

当然也有商家会注重口碑体验,提供完备的售后,但是这不矛盾,因为运营的是下一次你复购的可能性。在商言商,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除非是预期一个更大格局下的收入。在商业上残酷的地方就在于,你如果不赚钱,或者其他人对你没有能赚钱的预期,那就会完蛋。

比如最近百度的例子。我觉得大家在跟风骂人的时候,不妨用李彦宏的视角去思考一下这件事情。我不是为百度洗地,我的意思是,如果作为思维的训练,你可以尝试去代入到他那个角色去考虑,而不是做一个单一变量思考。我觉得可能你会有不同于媒体上各种声音的思考。随着大溜乱喷的人,最容易当炮灰了……另外一个就是人民搜索的例子,这里不展开,我写文章不太喜欢举例子。

单一变量思考就是假设你什么都不变然后只改变一个变量,然后你就觉得应该怎样怎样,这基本上就是单细胞动物的模式。从你一天赚100到一天赚1万,不是简单的乘了100,而是整体人的改变。参见Scalers:不要用单变量模式思考问题》

大众消费级产品为了让人更多的购买,往往需要在某些程度上迎合人性,不管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脑子里面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产生了某种需求,如果有人或者产品出现,正好又能满足这种需求,那这个过程就有商业机会可以出现。参见Scalers:我们身上有什么漏洞?(IV)

大众消费级产品的核心一点,其实就是为了让你买买买,不择手段。所有的商业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一个核心。我觉得抓住这一点,就能看明白很多问题。

“商业”之外的另一个领域则是“教育”。谈到教育往往离不开“成长”。我做的社群ScalersTalk成长会,也就取名自“成长”。教育教育,教化培育。用计算机的语言,就是从小到大,给一个人脑子里面装上操作系统的过程,这里会涉及到知识体系、性格塑造、身体健康、意识形态等等问题。

教育甚至是一门学科,我的理解是,教育其实是要把人培养成有价值的人。有价值的含义有两方面,一个是受教育的人,本身有价值,所以能从社会中兑换回来价值,用于改进自己的生活;另外一个方面是,有价值的人,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推动整个文明的进步。当然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所以关于社会沿袭下来的种种,也会对教育产生影响。

商业有产品,教育也会有产品。于是我在这里提出,与大众消费级产品相对的,还有一种“成长级产品”。如果大众消费级产品面向的是商业价值的兑现,那成长级产品其实是面向为了成长而使用产品的人。

也就是说,成长级的产品的主要矛盾,就在于怎样使得使用产品的人,更好地,更有效用地成长。限于篇幅这里不对这些定语里的测度进行定义。

成长级的产品其实有很多。大学其实算是教育的产品,某些课程或者社群也算是。我们通过使用这些产品,帮助我们更好成长。

但是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成长级的产品,不能屈从于大众消费级产品的诱惑。成长是一种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克服我们身上沉淀下来的很多东西,需要吐故纳新,需要走出原有的藩篱。

然而人性往往和这一点是相反的。我们往往好吃懒做,往往目光短浅,往往寻求安全感,从而停滞不前。

所以我的观点一直是,好的教育某种程度上是“反人性”的。小时候我们可能贪玩不写作业,但是家长哪怕用鞭子抽,也要让你把书读完;大学你可能想逃课上课不愿意听,但是只有认真学习、刻苦训练,你才能搞出点东西来……有一个清华物理系早期的例子,那个时候的淘汰率非常高,所以如果你去看一下建国前培养出的物理泰斗,就知道了。提供一个人名,“叶企孙”。

教育一直是有门槛的,也就是,教育不是像商品一样,希望大量地出售的。注意这里和教育要普及是两个概念。(这句比较容易招喷子,不过文章太长他们应该看不到这一句。)教育的门槛在于录取的门槛,录取的意思就是符合条件的人集而育之,在教育的土壤中发芽成长。

我的成长会也有门槛,门槛就是长长的一篇介绍的文章,以及你可能很难一眼看懂我们在做什么,而且两个月前我把价格翻倍了,也形成了更高的门槛。所以你要是想来,自己想办法搞清楚我在做什么,不要来问我。而正是以这样的门槛,最近能进来的人,都是很不错的。

我觉得从本质上,教育并不是像商业一样要立即获利的。教育其实本可以追求立即获利的,但是教育因为是教育,所以这事情是不能这样做的,否则就是言行不一了。我们看前文,在商业世界里面,商家为了让客户知道产品费尽心机,而教育本身就是给人装系统的过程,那教育如果要获利,直接在给受教育者打开大脑植入广告,不就是可以形成快速交易?

但是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又是最高的,因为教育其实可以培养出人才,而人才的多样化,是可以实现获利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教育可以孕育商业的。比如清华大学每年来自校友的捐赠,就足以盖出各种大楼;美国顶尖大学的基金会每年的校友捐赠也是全球领先的;还有斯坦福和硅谷的发展历程。

所以教育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二阶的回报。教育通过成长级产品,让受教育者成长成为具有硬价值的人,这群人在社会的大环境构建商业系统,商业系统实现利润,利润反哺提供给教育。

但是现在我观察到的一个趋势是,商业和教育混到一起去了。许多人开始用商业的思路去搞教育。

前面提到过,大众消费级产品就是为了让尽量多的人购买交易,于是无所不用其极。而你如果在互联网上搞出一款教育产品,也如法炮制,用电商爆款的方式来刷教育产品。当你想用商品的思路来刷教育的时候,路已经开始走偏了。

教育成长是反人性的,而商业为了利益却要去迎合人性。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为了让人买你的产品,你可能会去夸大效果,说假话,忽悠人,这些手法在商业太常见。

而当我们把这些伎俩用到教育上,用到成长级的产品上,你就会看到很多笑话了。比如“21天突破听力“6个月成为同传”、“5小时戒除拖延症”……我觉得用“丧尽天良”来形容这些教育工作者,一点也不过分。

这里有两个问题,这些宣传本来就是违背真实的规律和情况的。所以要么是这些产品的人真傻,真的以为可以做到,那这人就不具备制作产品的资格,就像某明星发布会的同传还在造假经历大言不惭教书育人,而且自认为“做的太好”;要么是这些人明知故犯,利益驱动,而这样是背离教育和成长的。(参见文章《Scalers:在线教育不是讨好学习无力》

这样搞教育,这样搞成长级产品是会完蛋的。当然在完蛋前,也许会非常风光,因为毕竟如果你把成长级产品强硬地当成大众消费级产品来卖,其实也是可以找到很多人买单的,也是可以赚到钱的,甚至也是可以洗白的。

比如我举背单词这个例子。其实很多英语学习者用自己很天真的逻辑会认为学英语就等于背单词,于是狂啃单词书。这个急功近利的需求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如果是做教育应该告诉这群人,跳出单词的限制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参见[268]别总想背单词了,看看你表达能力如何?》);但是如果做商业,只要给他们卖单词书就行了,或者做一堆的背单词APP,让这些人用。用的人开心,公司可以靠流量拿融资,搞商业赚钱……至于这样到底有没有切到英语学习的核心,至于有没有学好,已经没有人管,因为即使是背单词的人也会因为每天打卡的仪式感而把自己感动的不行……但是谁还在意结果呢?

其实我还是在意的。我在业余时间做社群,目的就是为了不被生存顾虑绑架。所以对我个人,我做成长会还是心存敬畏的。我从来不敢给保证,而即使和时间有关的,也是“1000天持续行动”的三阶框架来规划。我相信如果你要持续行动,三年至少可以看到一些大变化了,关键在你自己,而我觉得这是成长级产品至少要有的格局。因为你至少要有一块朴素的,贴近真实成长的自留地。

当你把成长级产品当成大众消费级产品,你会开始各种迎合。当你要做一些真正成长级产品,你会发现,该做的事情,该虐的练习,欠下的债,真是一个都不能少。成长不是请客吃饭。

我们不能为了商业利益,用做商业做成长,你还不如直接说商业。成长就是应该朴素地遵从成长的规律。当然我相信,奋力成长之人,如果要开辟新领域做商业,一定也可以做的很好。

如果用教育做社群的底子,用商业在社群的基础做扩张的外部体系,那正好符合教育的二阶回报的模式,我觉得这个方向,值得我们去尝试一下。

ScalersTalk ID:scalerstalk

本文原文http://www.scalerstalk.com/853-product首发ScalersTalk本微信公众号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微博@Scalers,网站ScalersTalk.com,口译100小时训练计划群C 456036104

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面向成长、实践行动,且凝聚了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社群。有意入会者请和Scalers直接联系,我和其他会员会和你直接交流关于成长行动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2016年成长会持续招募中,参见做能说会写的持续行动者:ScalersTalk成长会2016年会员计划介绍(2016.3更新)

Scalers:怎样快速找到ScalersTalk的历史文章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