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社会心理学》,做完1600道英文题,我们修正了十大偏见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读完《社会心理学》,做完1600道英文题,我们修正了十大偏见

成长分享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9 年火热招募中,参见《用持续行动突破成长困境——S成长会2019招募进行中》

Scalers点评

上周,我带着读书小组,完成了700页的《社会心理学》阅读,并且还完成了1600道英文复习题练习。这本书非常经典,修正了我们关于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见。我们现在还在进行第三轮复习。我重点请大家写了十条通过阅读与复习修正的偏见,并且注明依据,相信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阅读这本书。

其实逼着大家做1600英文复习题,是很有挑战的事情。有很多人不能理解我这样做的良苦用心。不过好在小伙伴们相信我,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有的人在荒废了十年英语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复习,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也收获了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学习信心。学习这件事情,需要老司机带,尤其是解决疑难杂症,只有老医生才知道可以怎样下猛药。我们把刻意学习,演绎到位了。

(英文题的风格)

(把题目打印出来相当厚了)

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学“硬核知识”,啃“超大部头”——2019年“心理学”专题读书活动启动》,目前已经完成了2/3的进度。之前的相关推送可以参见

做完《心理学与生活》的全部习题,我们总结出十大认知

一个月,我竟然读完了那么厚的《心理学与生活》

这本书真的很好,读完这一本,可以省掉100本商业畅销书。

——以下为部分作业内容——

 @[S691]周雯皎-教育-江苏

总的来说,比较平静,但也有过起伏,想过放弃,但不至于崩溃。只是想放弃的那两天是因为突然间觉得做题占用了我太多时间,那时我老公也在边上说我,真不知道做这个有什么意思。但是,想到好不容易跟着读到第三本了,要是放弃,就都前功尽弃了。后来就告诉自己,每天尽可能去做。

原有的偏见:我以为我是不喜欢控制感的人。

修正后的看法:我很喜欢掌控感,如果猜不到结局,我也会凭感觉去预测一种结局。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98我们都喜欢控制感,因此,当控制感丧失时,我们会设法创造某种预测感。

原有的偏见:有时候要让孩子按我说的去做时,会大吼大叫。

修正后的看法:温和而不失原则地告诫更能让孩子内化一些态度。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139失调理论暗示父母以非强制的方式诱发期望行为,从而激发孩子内化正确的态度。

原有的偏见:在学习上,我会一边强迫学生学,一边又会鼓励并奖励考的比较好的学生,以为可以激励他们。

修正后的看法:当存在其他多余的理由时,作为老师,一边强迫学生学习,一边又以鼓励来控制他们,学生自我驱动的行为就会减少。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144如果报酬和赞赏是针对人们的成就,则它们会增加个体的内在动力。而如果报酬是为了控制人们,而且人们自己也相信是报酬导致了他们的努力,那么这会降低个体对工作的内在兴趣。

原有的偏见:有时觉得需要顿悟或勇气才能在某些方面改变自己。

修正后的看法:持续的行动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147如果我们想在某个重要的方面改变自己,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灵感,有时真的需要我们作出行动。

原有的偏见:我以为我是一个上课很负责任的老师,因为我会把我所知道的知识点和技巧都教给学生。

修正后的看法:只有学生对我所说的有回应并能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出来,才是真正地在消化知识。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147当我们主动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某些事时我们会记得最牢。不要总是摆出最终的结果,而最好鼓励学生自己思考理论的含义,并让他们成为积极的听众和读者。“没有反应就是没有接受,没有相关的表达就不会产生印象”。

原有的偏见: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定义很模糊,也不太清楚该如何做。

修正后的看法:亲密牢固的友谊、充满希望的信仰、积极的思维习惯、全身心投入的活动,这些永久常在的、可持续的东西都是幸福和美好的。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600-601社会心理学通过对美好生活的研究,提出的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事情:包括,亲密、支持性的关系;有信仰的社区;积极的思维习惯;感受大自然;全神贯注的流畅感。

@ [S285]David高-退休-常州

通过这次的复习,主要收获有两点:1、增强了自我效能。当问题出现时,我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并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反复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能力加坚持就能产生成就。伴随着成就的获取,自信心不断增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克服困难的。2、学会了如何分解目标。每天150道题的任务对我来说压力不小,为了减轻压力,我把这个大目标分解10道题为一个单位的小目标,这样不仅易于完成,而且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感觉推动我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原有偏见:年纪轻,身体好着呢,不可能生病的。

修正后的看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经受巨大压力的人更易患病。回忆以前自己的工作状态(没日没夜加班,凡事总想做到最好)。给自己太多的压力,相应降低了身体免疫力,增大了患恶性疾病的可能性。

修正后的依据与论述:“持续的压力会消耗我们的精力,降低我们的免疫力,使我们更易受感染或患上恶性疾病。”(14章P584)

原有偏见:盲目乐观,处理事情会不切实际幻想成功。

修正后看法:运用防御性悲观执行计划时更加理性,更加谨慎细致,顾全大局。这样便大大减少差错产生的几率。 

修正后的依据与论述:“然而少量的现实主义,或者防御性悲观主义,可以把我们从盲目乐观中拯救出来。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会预见问题发生并促使自己进行有效的应对。”(第2章P66)

原有偏见:在产生认知矛盾时,不会想到认知失调的概念。

修正后看法: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体验,我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想法。

修正后的依据与论述:

例如:我在店里看到一件衣服,觉得不错,就买下来了。回家一穿,却发现不好看,那心里就感觉非常纠结。我的认知是衣服不好,我却买了,产生了认知失调,这时候想把衣服退了,担心万一退不了怎么办?要是不穿那就是纯粹浪费钱,那我就要说服自己:这衣服也不是一无是处,努力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发生失调。“认知失调指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第4章P135)

原有偏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修正后看法: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

修正后的依据与论述:“悲剧”的产生是由“公地”的产权特性所决定的。“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而且没有人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结果是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放牧的草原、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以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那些危害也会由多人来分摊。这种社会困境表现出的丑恶人性比喻为公地悲剧。”(第13章P478)

原有偏见:我们对自己过分关注,认为别人随时关注我的一举一动。  

修正后看法:我们常常会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修正后的依据与论述:实际情况是,别人不太可能关注我们的一举一动,还可能很快会忘记。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因此,正确理解焦点有助于社交恐惧的消除。“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意味着,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第2章P34)

原有偏见:面对困难总是信心不足。

修正后的看法:当问题出现时,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指引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并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反复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能力加坚持就能产生成就。伴随着成就的获取,自信心就会增强。

修正后的依据与论述:这次完成《社会心理学》1600道复习题后,我发现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从变化中体验到了成功,增强了自信心,而且我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所以我获得了较高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我们感到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第2章P56)

原有偏见:过多选择不影响人们的满意度。

修正后的看法:个人主义的现代文化存在“过度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临床抑郁症的增多,过多的选择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法适从。更多的选择可能会带来信息超载,也带来更多的后悔机会。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我们食堂中午每天供应16个菜品还有面条和水饺,但每年员工对食堂服务的满意度一直不高,对我们菜品的价格、口味提出了不少意见。以前每当看到调查结果都感觉非常沮丧,通过心理学学习,我现在明白了原因所在,do my duty,不要过多在意外界的评价。“人们对无法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满意度要高。”(第2章P59)

原有偏见:在与他人交往时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致力于管理自己营造的形象。我们通过推诿、辩解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们的自我形象。正如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自尊,也要确保不能过分夸大和冒不赞成他人的风险。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把你真实感觉准确无误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它不等于情绪爆发。自我表露会增强沟通效果,因为这会让你表现得更真实。自我表露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情绪,都不应该责怪他人,这是一种巨大的意识上的转变。“社会交往是一种看上去很好又不为过的微妙的平衡”。(第2章P72)

原有偏见:心情对人的影响不那么大。

修正后的看法:一方面好心情能促进个体积极地思考,另一方面会把好心情与信息本身联系在一起。如果人们心情愉快,就会透着粉色眼镜看世界。但他们会更匆忙、更冲动地做决定,更多依赖外周线索。     

修正后的依据与论述:人们更愿意接受在平时不愿意接受的某些信息,心情不好时,人们倾向于排斥这些信息。比如,对一个刚刚失恋的人,看了以爱情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往往认为影视作品表现出的所谓爱情都是虚假的、骗人的。一个偶然买彩票中了大奖的人,一般更加相信好运气的作用,而且更乐于传播关于别人买彩票中奖的传奇故事,尽管他平时可能并不相信这些故事的真实性。“说服对象如果心情愉快,信息说服力更强。好心情通常可以增强说服力。”(第7章P234)

@ 游学-天津-Ellen

一开始看英文题的时候,真的是难捱。虽然做题前看了一遍要做的章节,可是在看题目,仍然要抓耳挠腮,错误率好高呀!撑了两天,慢慢进入了状态,时间由4小时减到3小时,而且正确率提高,兴趣上来了,周六、周日老老实实在家做题,做完后安心的感觉很是难忘。不过做题的过程仍然是一波三折,有的英文题看得云里雾里,要反复查书,才能找到出处。英文不佳,做起来当然不会轻轻松松,不过挣扎过后,再看,哎呀,也没什么嘛,看来就是要有人逼迫,才会发现自己的能量。

原有的偏见:陪审团是公正无私的人担任的,他们判断结果是经受住考验的。

修正后的看法:陪审团的成员及其群体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因此他们的判断也会出现失误,例如受被告的外表、法官的指示的影响以及会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562-565页。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有被告的特征和法官的指示等。

原有的偏见:为什么会出现公地悲剧呢?只有自私的人才会这样做。

修正后的看法:当一种资源没有被明确分配时,人们就会不自觉得消耗更多,为了自身更直观的利益。这是人性之恶,从骨子里发出来的。无论个人主义者,还是集体主义者。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478-479页。把社会困境表现出的丑恶人性称之为公地悲剧。例如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所有人都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却成了无人关心之事。

原有的偏见:从众行为与人格特质有关,和情境力量关系不大。

修正后的看法:事实上,好人在恶劣的情境下也会做令人斥责的行为,因为他们会对不道德的行为做合理化的归因。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202-205页。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和态度又会互相强化,小恶会助长态度,进而导致大恶。情境的力量会导致普通人赞同谬误或屈从暴行。

原有的偏见:改变行为先从改变态度,改变心智开始。态度决定行为。

修正后的看法: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相关,但不是因果关系。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120-125页。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和态度又会互相支持,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

@ [S1157]陈开心-宝妈-青岛

到昨天为止做完题的那刻,有种被释放的感觉,空气新鲜,时间流动。我认为自己经历了几次读书,几年成长会持续的加进,情绪控制很好了,但做英语题的过程中,也非常需要努力和任何拔地而起的情绪做对抗。有6天时间我和情绪高度对抗,次次都能把我拉回原形的是一个本真的信念:有很多种可以放弃的理由,有可以蒙混过关的方法,也有可以让自己既省力又避免出群的技巧,我就是要做那个不探方法的傻子,可以很坦诚、很本真、很坚定的告诉朋友家人,无论世界风云变幻,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做错,英文底子差,一部分时间借助翻译软件进行理解,很多次都是理解不充分造成的错误。不过一周过去,英文的理解能力也好很多,基本的关键术语懂了。在做题的时候我用的真是笨的方法,所以耗费时间也不少,一开始的正确率很低,慢慢都不敢写正确率,只写错题,后来觉的要先复习一遍再做题好很多,信心也上来了。我始终觉得,家里有个积极进取的人是全家人的福分,也给予另一半满满的信心,另一半从不支持我电脑前码字不看娃,到主动腾出时间看娃且积极做饭,家庭很充实,幸福感很棒

原有偏见:鼓励总不会错的,也不知道何种鼓励方式更好。

修正后的看法:鼓励更加立体,也更加具体。

修正后的论据:P50 所以,如果你想去鼓励一个人(包括你自己),你最好给予具体的表扬(”你很擅长数学“)而不是泛泛的表扬(”你很棒“);而且如果你的赞誉反映真实的能力和表现(与上一次测验相比,你有所提高),而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你能做任何事)。最近我在和孩子展开积极的对话,很多事情很认真地告诉他为什么,他也会抬着头很认真地嘟噜话,虽然我听不懂,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个身份的转变,把孩子当作大人,认真的回答每一个问题,落地有声。

原有偏见:看人以己度人,也站在对方立场,总体上自我服务的时候更多。

修正后的看法:做人要客观,这种客观不是自己说的,而是避免多种偏见来源的客观。对事不对人的理解又多了一层。

修正后的论据:P67虚假普遍性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归纳性结论只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而这个样本还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既然缺少其他信息,何不使用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射”呢?何不把我们自己的认识推及别人,用自己的反映作为线索来推断别人的反应呢?

原有偏见:对信念的理解单薄,植入人脑的思想和认知同样是可以改变的。

修正后的看法:认知的改变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信念仍然会随时把自己抛入固着状态。

修正后的论据:P82 信念固着,它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它的证据被否定时仍然会存活下来。当形成一种解释后,它会独立于最初推论出它的信息而存在。即使那最初的信息被证明是虚假和错误的,被试们仍然会坚持他们自己归纳出的解释。

原有偏见:和老公相处,总爱翻旧账,觉得女生天生如此。

修正后的看法:爱翻旧账令人讨厌,影响感情,自己的毛病还是源自归因错误。

修正后的论据:P84 我们同他人关系改变时,我们关于他人的记忆也会被改变。这种偏见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你对伴侣的看法越糟糕,你记忆中的他或她也就越糟糕。这只会更加坚定你现在的消极态度。

原有偏见:好人做错事,不能说他有错,因为他骨子里还是好人嘛。

修正后的偏见:情境力量的强大,任何人在情境中可能做出极端行为,而不能依据原来是好人还是坏人,给予其开脱理由。

修正后的论据:P204 米尔格拉姆说道:我们研究的最基本结论是,普通人即使心中没有任何仇恨,只是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可以成为可怕的破坏活动的执行者。在邪恶力量的支配下,善良的人们有时也会堕落,他们会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合理化的归因,所以,正是这些普通的士兵最终会遵照命令枪杀手无寸铁的平民,普通雇员会遵从指示生产和配送伪劣产品,普通的团队成员也会听从指令残忍的折磨新成员。

@ 卸妆

对于最后的1600道英文题的复习,起初我也有些头疼,因为书上的一些人名和术语并不能和英文对应上,长难句也得分析结构再理解意思,最初两章做得比较艰难,可我一边做一边想,我这个英语科班出身的人如果都不能坚持下去,岂不是白上了这么多年学,白读了那么多文章,白教了学生那么多大道理,白跟了S那么久?再说,那些不是英语专业的人每天耗费4-5个小时在复习作业上,都还咬牙坚持着,我岂能放弃?这样想想,我的心态就平和了很多,调整了一下策略,先找比较清醒的时间做题,然后再用零碎的时间翻书找错题知识点,这样下来,居然也不觉得那么耗时和折磨了,并且一边翻书复习一边看英文题目,心里会不时惊叹,哦,原来这个意思用英语应该这么表达,这个词原来还有这种意思。这些小发现也给我带来新的乐趣。总之,是越来越有趣的过程,所以后来干脆提前完成了复习作业,开始看新书。

原有的偏见:在说服别人时,把理由有逻辑地表达清楚即可,他们的决定取决于这些内容,而不是我表述内容的方式。

修正后的看法:框定效应告诉我们: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你说了什么,还在于你是怎么说的。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24 “问题措辞的精确性会对答案造成影响……甚至提问语调上的细微改变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顺序、选项以及措辞的效力使政客可以利用调查结果来显示公众对他们观点的支持。咨询师、顾问以及内科医生通过“框定选项来影响我们的决定。””根据这个框定效应,我应该在平时的授课中更加精心地设计提问的顺序和问题的选项,把握提问的语气,来达到最佳的说服效果。

原有的偏见:在社交场合,我所有的错误都会被放大,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大家都会知道,并且嘲笑我。

修正后的看法:我不是一切的中心,烦恼由心生。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34“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我们也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显著性。我们所遭受到的这些烦恼,别人经常注意不到,即使注意到也可能很快就会忘记。”

原有的偏见:我无法准确预测别人的行为,但我这么了解我自己,难道我还不能预测自己的行为?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很难准确预测自己的未来,无论是行为还是情感都是如此。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46-47“人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每次在有公开课或者压力大时间紧的工作来临时,我都会幻想如果把这段时间熬过去了,我该有多么开心,我要如何享受我那时的清闲。后来发现,其实自己也没有太开心,甚至都没有感受到压力骤减的那份轻松。

原有的偏见:我所说的、所做的就清楚地表明了我的态度。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有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很难控制和改变。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49“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我们关于人或事的自动地内隐态度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内隐态度就像老习惯一样,改变起来非常缓慢。

原有的偏见:我可以很客观地分析眼前的问题和状况。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的偏见会让我们无视自己的偏见。”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62“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站在客观的角度,而所有其他人都带有偏见。”其实这种想法就是偏见本身。生活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会受到文化、环境等的多重影响,即便偶尔有的客观,也只是相对客观,更不用说一直客观了。如果能够知道我们的偏见让我们无视自己的偏见,反而可能让我们发展出一种能力:在我们觉得自己客观时,去怀疑是否如此进而觉知到自己的偏见。

原有的偏见:他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过于紧张,如果再来一次的话,他会成功的。

修正后的看法:关键时刻掉链子大多出于自保,为的是不让别人和自己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71“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自我妨碍有利于我们把失败归于一些暂时性的或外在因素。”在我实际工作中发现,那些惯于自我妨碍的学生,后来也就逐渐丧失了原本有的能力,果然逢大考必真的生病,再也找不回为一件事情全情投入,无论输赢都骄傲的精气神了。关注自我形象是把双刃剑,自我妨碍会上瘾,需远离。

原有的偏见: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如果有额外的奖赏,应该会让你更喜欢做。

修正后的看法:兴趣和爱应该纯粹一些,不然可能会因为俗气而被弃。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143“过度合理化效应:不必要的报酬有时会带来一些隐性的代价。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他们将其行为归因于只是为了得到报酬,这样就会削弱他们的自我知觉—因为兴趣而去做。”太多的锦上添花其实只是画蛇添足。所以要保护孩子们的兴趣和爱,最好的方式就是无为。

原有的偏见: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修正后的看法:公正世界现象其实只是在我们心中营造了一个公正的世界。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337“我们很容易进一步认定春风得意的人必然是好人,而受苦受难的人是命中注定。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的命运时,他们就经常否定和贬低受害者。遭受的痛苦越多,人们越是不喜欢受害者。”这个现象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太喜欢归因,想为一切事情找到原因,我们太喜欢去寻求解释,解释通了貌似一切也就豁然开朗了。可哪有那么简单的因果,那么直接的原因?

原有的偏见:尽管这个世界有很多“外貌协会”的会员,但有更多人愿意透过不那么美的皮囊去寻找有趣而美好的灵魂。

修正后的看法:如果你能让自己更美就努力吧,因为“美即是好”对大多人是成立的。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401“美即是好。有时候这种刻板印象的确得到了事实的证实。外表有吸引力的个体,也往往更受欢迎、更外向,更具典型的性别特征。”在“改变别人怎么看待我”与“我看起来怎样”之间,还是后者更可控、可为。书上还说“你对自己的感觉怎么样”也是“影响你社交技能的关键”。

@ Xy

仗着自己英语还行,最近比较空闲,提前做题,每天提前做,心态比较平和。复习完感觉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强了一些,看到英文长句不急躁,慢慢地分析结构,更有耐心了。

原有的偏见:外在美肤浅,内在美才重要。

修正后的看法:美貌即财富。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外在美非常重要,在培养良好的第一印象、促进人际交往、择偶、提高自信、获取资源和财富上都有用。人们认为拥有美好外表的人也拥有美好的品质。人们对美丽的人态度好,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善意,外表有吸引力的人从小就培养了较高的人际交往技巧,自我效能高。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年平均工资比学历、能力类似的人高。择偶方面,外表有吸引力人更容易获得再次见面的机会,从而发展关系;进化心理学家发现男人对女人的需求是年轻貌美(预示着生育力强)。

原有的偏见:宗教是道貌岸然的骗子。

修正后的看法:宗教可以带来天堂和地狱。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虔诚的宗教可以拯救自己和他人:《社会心理学》p318. 大部分宗教都让人对自己负责,克制评价他人。以宗教本身为目的的人表现出更少的偏见。P601,一周内多次参加礼拜的人比很少或没参加过礼拜的人感受到的幸福感强。宗教也可以增加偏见:通过仪式、洗脑、内群体的规则和约束,群体内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和偏见(如邪教成员)。

原有的偏见:玩暴力游戏释放愤怒。

修正后的看法:越玩越暴力。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社会心理学》p376,暴力游戏不是安全表达攻击倾向的方法,事实上,宣泄愤怒会导致更多的愤怒。

原有的偏见:专家说的,那还有假?

修正后的看法:专家也会扯淡,而且还真心认为自己是对的!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专家也有自我服务偏差,认为自己就是正确的,而他们果断自信的姿态和学历会让你更容易相信他们。专家的直觉没有统计概率准确。一旦专家作出直觉判断,由于自我证实的倾向,他们会无意识的寻找能够符合预判的证据。因此,专家的直觉和预测不准确,要看客观证据(如概率),自己做判断。

原有的偏见:媒体是恶魔,散布黑暗的种子。

修正后的看法:媒体可以是恶魔或者天使。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媒体上出现的暴力、色情等内容,会让观看者习得暴力的行为,性欲增加(认为配偶的吸引力下降),并且对暴力和性暴力的耐受,逐渐认为它们没什么大不了的。媒体的亲社会行为可以让观看者增加友爱、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p469)。媒体中亲社会的榜样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反社会榜样的作用。要好好利用媒体进行亲社会行为教育。

@ Amay

读第一本《这才是心理学》时,只在最后一天布置了“谈一下阅读这本书你获得的启发”,寥寥百字完成。读完第二本书《心理学与生活》时,要求做完书后的所有习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以及书中的“停下来检查一下”,最后再写出读完两本书后的十大认知。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所以,读完《社会心理学》后,看到S提前公告要出英文试题,已经习惯了,反正都是一样的难,都是要花时间花精力答题。平静接受就是。真的看到满屏英文,只有偶尔几个认识的单词时,内心没有波澜是不可能的。那一刻,我想扒开S的大脑来,看看他的大脑是不是比我们的要更大一些、更精巧一些。同时,心里也在暗暗后悔,跟着读新概念,为什么要中断?不过,没关系,好歹英语的底子也还有那么浅浅的一层,连蒙带猜加百度,读题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不断地问自己:“咦,心理学家做过这个实验吗”“有这段表述吗?”“居然还有这样的提法!”我怀疑自己和S看得不是同一本书!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做题。接娃前接娃后,做题。上班族和中年老母,其实没有太多的专注时间,所有时间都是零散的、碎片的,见缝插针地做题。欣喜地发现,自己读题速度越来越快了,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也越来越有自信啦!同时,我也不着急了。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完成的

原有的偏见:你个大猪蹄子,看不出我很生气了吗?

修正后的看法:不要以为你的亲密爱人可以轻易读懂你的情绪。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34 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很快乐,我们的脸上就会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快乐,别人会注意到。事实上,我们的表现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P35 人们总是高估他们内在状态外露的程度……他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注意你。

原有的偏见: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修正后的看法:当你想分对错的时候,静下来,想一想,也许你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别人。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36,带有自我服务色彩的社会判断。当亲密关系比如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个体通常会把责任更多地推到配偶身上。可是,当工作、家庭甚至游戏中的情况好转时,个体却往往会认为自己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原有的偏见:凡事留个退路会更保险、更安全。

修正后的看法: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要再给自己留退路,心无旁骛地从当下走向未来吧。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59 人们不能撤销他们的决定时通常会更快乐。实验中参与者能撤消他们的决定时,他们就会思考自己决定的利弊。而不能撤销决定时,他们就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个决定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不利的一面。同样,决定不可撤销比可以更改会令他们更满足。

原有的偏见:和解需要妥协。

修正后的看法:和解不是妥协,而是温和而坚定地重建信任、寻求合作。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511 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奥斯古德(Osgood,1962,1980)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即和解,直到足可以消除倾轧。奥斯古德把它叫做“逐步(graduat)、互惠(reciprocat)、主动(initiative)地减少紧张(tension reduction)”。他称之为“GRIT”,标明它所需要的决心。GRIT致力于通过引发冲突的逐步降级,以此来扭转冲突的“螺旋上升”。它引进了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来构建理论,比如互惠理论、动机归因等。GRIT要求一方在宣布希望调和的意愿之后,做出一些小的意在降低冲突的行为。发起调和的一方,在实行每一个表示调和的行为之前都声明这种希望减少紧张的主张,并邀请对手进行回报。这种声明可以建立一种框架,使对手能正确理解其意图,而不是当作示弱或欺诈。并且这种声明也给对手造成了舆论上的压力,使他们必须遵循互惠规范。接下来,发起者必须如声明中所说的做出一些可以证实的和解行动,以建立信任与真诚。这可以对回报行为施加压力。调和行动可以是各种各样……但是不要让发起者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出非常大的牺牲,并且要让对手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做出回报的方式……GRIT是和解性的,但不是强制的,没有灵活调节的余地。这一策略是可以通过“保留反击的能力”来确保双方最后的利益……莫顿·多伊奇(Deutasch,1993)在建议协商时对GRIT作出了概括,可以说抓住了精髓:“‘坚定、公平、友善’。坚定就是反对胁迫、倾轧和肮脏的手段;公平就是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无论对手怎样挑衅,决不回敬对方不道德的行为;友善则是指人们愿意发起和回报合作行为。”……在实验室的游戏中,声明合作的愿望的确大大地促进了合作。重复的和解行为可以培养更大的信任感。

原有的偏见: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修正后的看法:一个人很自在,两个人很幸福。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547 小结:健康和幸福不仅受社会认知的影响,而且还为社会关系所影响。那些拥有亲密的、支持性人际关系的人,患病和早逝的危险性较低。人际关系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尤其是使人们能倾诉他们内心的感受。亲密的人际关系还能提升幸福感。那些与朋友和家庭成员拥有亲密的、长期的依恋关系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失败,并报告出更大的幸福感。举例来说,与未婚的成人相比,那些已婚者报告“非常快乐”的可能性更大,并且经历抑郁的可能性更小。这不仅是因为快乐的人通常会取得更大的社会成功,还因为支持性的生活伴侣能带来更多的幸福。

原有的偏见:有些矛盾不可调和。

修正后的看法:“化敌为友”四策略:接触、合作、沟通、和解。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508 表13.2 怎样建设性地斗争?不要:回避争论,保持沉默,或者夺门而去。要:清晰界定问题,用自己话的重复对方的观点。不要:利用你对别人的了解而攻击对方的缺点。要:抛开你积极或消极的感受。不要:引入无关话题。要:接受对自己行为的反馈。不要:当厌恶时假装同意。要:澄清哪些你同意,而哪些不同意,以及你们彼此最关心的问题。不要:告诉对方他或她自己的感受。要:提问以帮助对方表达其观点。不要:通过指责对方所看重的东西,含沙射影地攻击对方。要:等待对方自然地平静下来,不要报复。不要:通过威胁对方的安全或恐吓而伤害对方。要:提供让双方都满意的积极建议。

@ [S274]素衣月-品宣-深圳

做英语复习题的时候,巨大的题量和对英文阅读的不适应,带来了很大的自我效能感失衡,加上每晚都搞到七八点钟才能回到家吃饭陪娃,真的感到大脑过耗,负面情绪爆棚,有强烈的骂人冲动。不过,想到自己目前正在体验的大概就是真正的学霸的日常学习模式,凭着这种“一生悬命”的态度,才能锻造出强大的头脑和心脏。所以就咬牙坚持下来了。

原有的偏见:我们最了解自己。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在解释和预测自己的行为和感受时经常会犯错,反而是我们的朋友和家人常常对我们有更准确的了解。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显然不同,我们的理性解释可能会因此忽略了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我们关于过失的自动的内隐的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45-49)。

原有的偏见:人们内心或潜意识里通常会对那些被他们伤害的人抱有歉疚。

修正后的看法:人们不仅伤害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人,同时也不喜欢那些被他们伤害的人。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研究发现,伤害无辜——通过发表伤害性的言论或实施强烈的刺激——通常会导致攻击者去贬损受害者,并以此为其行为的正当性辩护。人们往往会将敌人去人性化,而将自己的宠物赋予人性。(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131)。

原有的偏见:匿名性总能引发人们释放人性之恶。

修正后的看法:匿名性有时候也能引发人们善意的一面。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景线索作出回应,无论线索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277)。

原有的偏见:与刻板印象明显不一致的信息,可以有效地打破刻板形象。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的确会注意到那些与刻板印象明显不一致的信息,但即便是这类信息,它们的影响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小。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当我们集中关注一个反常的事例时,可以分出一个新的范畴来维护已有的刻板印象。譬如通过“再分类”把偏离常规的人归入一个不同的类群;通过“再分群”形成一个子群体的刻板印象,让分化中的刻板印象适度地发生变化。(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340)。

原有的偏见:使用击打沙包、玩暴力游戏等方法,可以宣泄愤怒等负面情绪。

修正后的看法:宣泄假说是不科学的,暴力实践只会加强攻击性情绪,使人愈发愤怒。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越血腥的游戏所引起的敌意和唤起就越高。表达敌意导致了更多的敌意。暴力实践导致了暴力,而不是释放了暴力,用这种方式宣泄愤怒可能事与愿违。暴力游戏会让愤怒升级,并导致更多攻击行为。(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376、381-382)。

原有的偏见:情侣之间对立相吸,性格互补。

修正后的看法:人们更倾向于喜欢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结为夫妻。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相似的态度特质和价值观使夫妻俩走到了一起,而且相似性还可以预测他们的婚姻满意度。(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405-408)。

原有的偏见:悲观主义是不可取的。

修正后的看法:悲观主义者有时候更能看清现实。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轻度抑郁的人倾向于自我关注,但他们也很善解人意,这种令人惊讶的抑郁现实主义,又被称为“悲观而明智效应”。(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524)。

@[S38]蓝色小确幸-广告-苏州

一些题外话:1600道英文复习题终于做完了。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做完了,高考都没做过这么多道英文题好吧。第二反应是,我活下来了。太不容易了。因为公司4月1日搬家,我每天要花差不多3个半小时左右在路上。我是举手赞成S老师“起得早、住得近”的,所以上班时间成本增加,让我有点崩溃,简单来说每天的心理学阅读都没有时间,更别提做别的事情了。因为和公司协商不成功,于是 4月9日,我毅然从公司裸辞出来了,很突然,完全没做好准备,但是下定了决心,想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和提升自己,而不是无谓的遥远路程上。中间的两周三个城市跑,带了书和电脑,但是基本上都没怎么用到,其他的时间又安排了好几次面试,以及和之前的老领导吃饭联系。因此时间上还是比较赶的。当然更多的来自于不定心和情绪上的一些失控,完全没心思做作业。这些失控不是来源于1600道英文复习题,而是来源于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不后悔,很值得。当然了,经历了两周的折腾奔波,遇见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面试之后,我顺利找到了工作,下周一正式上班,和上一份工作相比较,离家近、福利多、加班少、环境单纯、上升空间大,还有,终于拥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持续行动时间。

原有的偏见:一个人失败是因为运气太差。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天赋好。

修正后的看法: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除了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之外,也和环境因素和机遇有关。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个体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被李·罗斯称为基本归因错误(见《社会心理学》P104)。而我们之所以会犯归因错误,是受到了视角和情境意识、文化差异的影响。当我们感觉一个行为是有意而为并且值得赞赏的,就会将它归因为我们自己的优点,而忽略情境的作用。只有当我们表现得不好的时候,我们才更有可能将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见《社会心理学》P106—107)。

原有的偏见:女人爱钱,男人爱貌,如果一个女人在择偶过程中过多考虑金钱因素,就证明这个人品行有问题,爱慕虚荣、肤浅。

修正后的看法:每个人都有需要面对的问题,都有自己的不同择偶需求,这个是由环境和基因共同决定的。但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柴米油盐、三观相合与否,多方面的考量才能够让这个命运共同体走得更远。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两性在约会、婚配以及繁衍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女性会在意男性拥有的资源与做出的承诺,从而谨慎地选择繁殖机会。男性则会与其他男性竞争以获得传播基因的机会,因此男性寻找的是能够播种的肥沃土壤,女性寻求的则是那些能帮助她们整理花园的男人——资源丰富且感情专一的父亲,而不是那些朝三暮四的花花公子。女性择偶精挑细选,而男性择偶择贪多务得。至少理论上是这样(见《社会心理学》P170)。

原有的偏见:一个人如果喜欢听领导的话,是因为这个人喜欢拍马屁,是品行有问题。

修正后的看法:一个人如果很容易服从权威,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们更需要对权威的话语有所鉴别,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四个因素会影响服从,即与受害者的情感距离、权威的接近性与正当性、机构的权威性和不服从的同伴参与者的释放效应(见《社会心理学》P196)。态度和行为之前存在紧密的联系,情境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领导者的权威性、接近性和正当性是造成部分人坚决服从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一味服从权威,那么二战集中营的悲剧还会不断出现,我们更需要自己首先对当下的事件有自己正确的认知,然后再作出判断,不畏惧权威,也不盲目服从权威。

原有的偏见:我自身没天赋,性格脾气不好,运气也不好,所以我过得不好,我也不会成功。

修正后的看法:我现在还没成功,是因为执行不到位,是因为付出还不够,不是因为我的天赋,更不是我的运气,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奥尔波特列举了15种可能的受害效应,可以归纳于两大类——一种涉及责怪自己(退缩、自我痛恨、攻击自己的群体),一种涉及责怪外部的原因(反击、怀疑、群体自豪感增强)(见《社会心理学》P341)。我们的社会信念和判断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动,并以此有助于生成它们自己的现实,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即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见《社会心理学》P110)。

原有的偏见:被传销组织轻易洗脑的人,意志都不坚定,软弱贪婪,造成了悲剧也是自身引起的,怎么别人不被骗啊。

修正后的看法:传销组织经常精选受害人,进行精准话术洗脑,敌军很强大,我们更要学会正确抵御。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我们只能做事后分析,只是事后使用说服原理进行分析归类,以此来解释那些稀奇古怪同时也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归咎于受害者的性格特质,他们是容易上当的傻瓜或呆头鹅。态度依从行为,人们通常会内化那些自主、公开和反复做出的承诺,邪教的领导者们似乎深谙此道。顺从导致了接纳,登门槛现象也是邪教常用的方法。邪教说服的因素主要有魅力超凡的领导者,生动感性的说服信息,说服对象通常不到25岁、态度和价值观都还不稳定、或者处于人生转折点和个人危机等,群体效应施加的影响。我们要学会识别抵制说服影响的一些策略,可以采用加强个人承诺和态度免疫的方法,加强个人承诺包含了挑战信念和引发反驳,以此来建立对说服的防御机制。(见《社会心理学》P249—255)。

原有的偏见:在中国的外国人大部分都是在本国混不下去的,尤其是广州的黑人。

修正后的看法:或许有部分外国人带着不好的想法来到中国,但是不能去否认所有人,不能以个体的行为,去推及群体。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 1)依据:普天之下,每个种族都曾是少数民族。由于过去两个世纪的迁徙和移民,世界各民族现在互相融合,有时彼此敌对,有时又友好相处。多数人看到其他人身上的偏见,一方面是感受到无所不在的顽固偏见,另一方面是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偏见。事实上,不同种族的人们具有相同的态度和志向。偏见态度或歧视行为一旦能隐藏于某些其他动机之后,便可能浮现出来。微妙的偏见(夸大种族差异、对少数民族移民不那么尊重和有好感,以臆测的非种族理由拒绝他们),即“现代种族歧视”或“文化种族歧视”,正在取代公开的偏见。罗伯特·扎荣茨指出,“种族屠杀不是杀人行为的重复”,20世界超过1.5亿人的大屠杀是被道德规范所强化的社会现象——一种集体思想(包括图腾、辩术和意识形态)动员一个群体或是一种文化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见《社会心理学》P307、309、379)。消除偏见最好的方式,还是多接触多沟通,就如同我去了一趟伊宁,对新疆人的态度大为改观一样。群体的种族偏见,是由很多个体的种族偏见造成的,又将进一步加深个体的偏见。

原有的偏见:我爹从来不关心我,他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修正后的看法:我爹以前很关心我,他现在只是陷在自己的世界走不出来,我要学会关心他,理解他,帮助他走出来。

正的依据与论述: 1)依据:失恋的人、丧偶的人以及旅居异乡的人,会因为丧失社会联系而变得痛苦、孤独或孤僻。失去精神上的伴侣,人们会变得嫉妒、发狂或产生剥夺感,会对死亡和生命的脆弱变得更加敏感。人们(尤其是女性)对排斥的反应常常是抑郁、焦虑、感到情感被伤害并尝试努力修复关系,以致最后陷入孤僻。有时,被小瞧也会令人厌恶,人们会猛烈抨击那些自己渴望被其接纳却无法实现的人。(见《社会心理学》P388、389)。群里的小伙伴,大约很多人都曾见到我疯狂吐槽我老爹。当时有小伙伴建议我用正强化的方式对待他。但是那时候我还没读到《社会心理学》这部分内容,如果读到,我大约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了。行为只是表象,更多的要纠其根本。我爹的行为,更多是由于丧偶带来的丧失社会联系引起的。而我的抱怨,觉得被伤害,都是因为感受到排斥,以及被小瞧。对亲情、认可、接纳的求而不得,让我转而猛烈抨击老爹。因为他的言行举止而有挫败感和伤心,这些根本没必要,他现在正在处于非常态的情境当中,当务之急是要理解他,而不是抨击他,去帮助他,而不是远离他。冷漠、误解只会带来冲突的恶化。

原有的偏见:相由心生,外表干净整洁、一脸正气的人肯定心灵更美好一些。

修正后的看法:一个人的微表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的心理,但是并不是看上去美好的,就一定会美好。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研究表明,有吸引力的孩子和青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不那么拘谨、更加外向,而且社交技能更好。有吸引力的人和无吸引力的人,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很可能源于自我实现的预言。有吸引力的人通常更受重视,更讨人喜欢,并且,大多都因此变得更自信。这样看来,影响你社交技能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看起来怎样,而在于别人怎样看待你,以及你对自己的感觉怎么样——你是否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见《社会心理学》P401)。美即是好,实际上也是一种刻板印象。我们对他人的的刻板印象,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虽然有吸引力的人看上去更受欢迎、更自信,但是不代表看上去美好的就一定美好。我们更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喜欢自己的优点,正向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都不爱自己,那么还有谁会比你更爱你自己呢?

原有的偏见: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修正后的看法:诚然财富会带来幸福感,但是更有意义的内在目标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越是为财富努力奋斗的人其幸福感可能越低。对于追求外在目标如财富、美貌、声誉的那些人,他们更容易焦虑、抑郁和患心理疾病。那些转而追求亲密关系、个人成长和为社会事业作贡献等内在目标的人,则会体验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内在价值观能够提高个体和社会的幸福感,并有助于人们抵制物质主义的价值观,那些关注亲密关系、做有意义的工作并关爱他人的人,能够获得一种内在奖励;而那些更多关注外部物质或自身地位及形象的人,往往很难理解这一点(见《社会心理学》P595)。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在上个月,哪一件事情是你所体验到的最满意的?可以说,年后这段时间,我最快乐的不是买东西、吃大餐,而是读书、运动、跟朋友见面,充实而满足。我的答案和书中一样,自尊、亲近感(感觉和他人联系在一起)以及自主感(掌控的感觉)是伴随满意的事件而体验到的最强烈的几种情感需求,而最底层的是金钱和奢饰品。财富带来的快乐是一时的,而接纳、自尊、掌控、亲近才能够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十大偏见写后感:其实写到第五条十大偏见,我发现刻板印象和个人偏见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很大很大。前五条全部都反映出了,来自我灵魂深处赤裸裸的偏见。于是写到一半,我居然开始写起了十大偏见写后感。我一直自诩为行事比较公正公平,在待人待事上也很少会有偏见,不盲从、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被洗脑。殊不知,发现原来那个一直被刻板印象和个人偏见影响的是我,被社会规范和刻板影响潜移默化的那个人也是我。膝盖好疼的感觉。所以说,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有多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偏见和刻板印象,造成了误解和冲突。学点心理学真的很重要,尤其是《社会心理学》,这是我到目前为止读的最吃力的一本,是对我认知的颠覆,更是对我灵魂深处的拷问,很多时候情不自禁会反思自己的不到位、不正确、不理智。忽然就恍然大悟,为什么S老师要求我们写的是十大偏见,而不是十大认知。《社会心理学》更多的是在引导我们学会和他人沟通相处,对他人和社会做出正确的认知,如何让自己和社会保持良好的联系,并同时良性回馈自身。因此我们要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很多观点去正确引导自己,做积极的持续行动者,以及持续批判性思考者。

@[S683]破晓-网络安全-武汉

一开始的内心是抵触的,认为自己搞不定,想着先要翻译,而且翻译的内容也不是很准确,之后又要对答案,对完答案后还需要去书中找出原始出处的。想着想着内心会莫名的烦躁。第一天做下来,人很疲惫的。而且在做的过程中再回去看书中的内容时,很少会有亲切感的,觉得怎么好像都没有看过一样,真心觉得这书怕是白读了。由此可知,速读什么都是骗人的,因为自己这么用功地读完了这大部头,做完作业还有这么多看不到的、有遗漏的地方,更何况还有看过也忘记的地方,所以速读是不靠谱的。第二天开始就会好一些,及时地调整了方法,会把习题对应的书上内容先去看一遍,留个印象,这样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是有所提高的,而且对自己的自信心建立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之前是从财报小组过来的,所以这么大的练习强度还是有心理准备的,即使是抵触也仅在第一天才有,后面都没有的,毕竟看完心理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负面情绪不是一个很好的事儿,这只会消耗自己的仅有的精力,与其在那里想着该如何,还不如先做起来,办法都是在尝试中不断优化的,若是空想,没有好结果的。

原有的偏见:科学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之存在。

修正后的看法:科学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也是带有主观性的。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11,科学并非简单地对自然加以描述与解释;它是自然与我们的自我之间互相影响的产物;它对自然的描述基于我们向自然提问的方式。

原有的偏见:对生活中好多事情我们都会在事后给出自己的看法,大致就是:“我早就说过会这样的。你看,果然发生了吧。”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只是以事后诸葛亮的身份来还原整个事实,而如果要在事前去预知,我们也只是普通人。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14,常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知道事实真相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后见之明总比先见之明来得容易。

原有的偏见:在人群之中,显得会很不自在,感觉大家都在观察着自己。

修正后的看法:醒醒吧,别人自己还有一堆烂事要处理咧,谁有时间搭理你呢?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34,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原有的偏见:我们会高估情绪事件的持久性影响。比如说打鸡血。

修正后的看法:任何情绪上的波动都是暂时的,不论是获得500万带来的喜悦,还是失去真爱的悲伤。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48,不论坏事还是好事,人们都会高估它们对自己幸福感的影响。例如失恋、运动目标未实现等坏事,或暖冬、减肥效果、更多电视频道、更多闲暇时间等好事。甚至一些极端的事件,比如中了彩票或意外瘫痪,对长期幸福的影响也会低于多数人的想象。

原有的偏见:每当看到各种人物传记的时候,我会觉得它们怎么都这么完美,完美的不像一个人似的。

修正后的看法:敢情都是一种人设需要,它们展示的只是希望我们看到的有限认识。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49,这些自我认识的局限性具有两种应用价值:第一是对于心理调查来说,自我报告常常是靠不住的,自我理解中的错误限制了主观个人报告的科学性。其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报告和解释其经验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这些报告的有效性。

原有的偏见:当我瘦的只剩下六块腹肌、又多金的时候,我会变得很受欢迎。

修正后的看法:与其过于追求世俗的成功,不如多问问内心的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54,那些试图通过变漂亮、富有或受人欢迎来寻求自尊的人,对真正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注意开发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才会为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这种方法视为自我同情,即不与他人比较,而是善待自己。

原有偏见:觉得自己是容易长胖的体质,喝水都是会长肉的。

修正后的看法:体重是自己的控制点,你自己就是那个开关的主人。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57,人们更常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还是环境的牺牲品?他们是自己生活的编剧、导演和演员,还是自己处境的俘虏?朱利安•罗特把这个维度叫做控制点。那些自认为是内控型的个体更可能在学校表现优秀,在工作中更富创造性,赚钱更多,能够成功戒烟,保持健康体重,直截了当处理婚姻问题,更满意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

原有的偏见:总觉得自己学东西都是半瓢水,学什么都学不会,认为没有学习的天赋。

修正后的看法:贪多嚼不烂,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碗里面的吃完,再去想锅里的。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58,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自我控制“肌肉”来获益。通过坚持锻炼计划或减少冲动性购物行为来锻炼自我控制的大学生,同时也能够减少垃圾食品摄入,减少酗酒,并在学习中更努力。因此,当你学会在某一生活领域如何发挥意志力时,也就更容易抵制其他领域的诱惑力。先想着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再说吧,一件事情的成功会给自己带来自信心和掌控感,等你把这件事做好后,你会发现再做其他的事情节奏都是一样的。

原有的偏见:选择往往是越多越好,比如你跟女生约会,你罗列了一大堆选项让其选择,你会自我认为是对姑娘的尊重。

修正后的看法:选择越多烦恼越多,二选一是最好的方式。

修正的依据与论述:P59,个人主义的现代文化存在“过度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临床抑郁症的增多。更多的选择可能会带来信息超载,也带来更多后悔的机会。人们对无法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更高。

(买吧,我们都读三遍了)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