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行动者,持续成事——读冯唐品读曾国藩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持续行动者,持续成事——读冯唐品读曾国藩

成长分享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9 年火热招募中,参见用持续行动突破成长困境——S成长会2019招募进行中》。

最近读了冯唐新书《成事》,这本书是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以成事为主旨,结合冯唐在医学、咨询以及企业管理经验品读。一段曾国藩的古文、一段冯唐的现代汉语,穿越时空对话,颇为有趣。

这本书和我以前读的大部头的区别在于,没有安排严密的章节体系,而是像《论语》一样,一句一句放在那里,可以从任何一页翻开。既可以先看曾国藩的,也可以先看冯唐的,还可以交叉比对,先只看曾国藩,猜猜冯唐会说些什么,或者看看冯唐说什么,再想想曾国藩那个时代,这个话题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

在这本书里,如果你试图用市面上的那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尝试在五分钟内抓出要点,画出一张读书笔记,发到朋友圈以示读完,不会那么容易。这种不老实的读书方法,在这里不好使。曾国藩说,“急须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冯唐说,“从头开始,做个老实人。”(P124)

读这本书我有许多共鸣,我边读边在文字旁边写下感触。而正好我收到《成事》的版本是上市的预审版,用A4纸打印,文件夹工工整整夹好,文字周围正好也有足够的空间写写画画。

一言以蔽之,曾国藩是一名持续行动者,持续行动者必然更能持续成事。而冯唐的注解,给曾国藩的文字增加了时代的张力,平滑了时空差异造成的阻隔。阅毕此书,我再结合作为一名持续行动者的经历,分享一些体会,抛砖引玉。

01

何谓成事?曾国藩没有专门定义,冯唐用了英文缩写GTD(getting things done完成事情)来解读。

那什么是把事情完成?我的理解:一是完成后,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实在的体现。如果你在脑海里构想了自己的未来,但是在生活中却毫无变化,不为成事。二是不低于预期的结果交付。当事未成的时候,欲成之事就是我们的预期,而最终事成,需要穿越时间,倘若时间变换,我们初心仍然不变,最终取得的结果不比预期差,此为成事也。

02

如何才能成事?前一条说了,当你从“想成事”,到“成事”,需要经历时间。而在穿越时空的隧道的过程中,会有太多的因素,最终决定你能不能成事。当你成事以后,又会有更多的因素,决定你能不能持续成事。成事的核心就在于,你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因素。

在不同因素中,最根本的是“人”,而人的因素又可以再作拆分。

一是,如何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持有什么样的态度,相信什么样的理念?这些看法、态度、理念,在时间的隧道中,在环境的波动下,是否牢固,是否鲜活?我们是否会变得油腻?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坚持,什么时候需要改变?

二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世界是由“他人”组成的,我们怎么认识他人?“他人”可以按与我们的距离远近,逐层划分,那怎么区分不同类型的他人?我们和什么样的“他人”构成团队?和什么样的“他人”构建合作?我们如何认知我们的敌人?我们如何团结处于非敌非友的中立之人?

三是,如何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诚然有一部分环境,非人力所能掌控。但是我们周围的“他人”,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与他人相处,他人影响环境,我们受环境影响。当然,我们也会影响环境。

由里向外,从我们到他人,再到环境,这些因素不是严格的泾渭分明,而是层层交织,相互渗透。如果我们要成事,那就要梳理清楚这些因素在完成事情中发挥的作用。

03

冯唐说,“成事不易,修炼成一个成事的人更难。”(P79)而成事成人,到底难在哪里?

一是,不容易认清形势。人从百万年进化而来,我们本身会带有进化的痕迹。百万年前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不一样,进化没来得及适应,就成为缺陷。偏见、短视、急功近利,就是体现。另一方面,成事之后,内心变化,滋生骄气,又容易让我们忽略形势变化。认清真实不容易,我们总是吃认知亏。

二是,不容易保持平衡。曾国藩说,“军事不可无悍鸷之气,而骄气与之相连;不可无安详之气,而惰气与之相连。”(P36)冯唐说,“成事要求的素质在很多时候是相矛盾的,这种矛盾往往要靠很长时间去化解。”这其实印证了第2小节的分析。正因为环境由他人构成,而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会影响他人,从而影响环境。

三是,做错比做成更普遍。不得不承认,成事的道路上,正确的路径比错误的路径少很多。一不留神,就会走错片场。更有意思的是,事成之后,正确的路径又如此显而易见。我们只能从做错中学起,从错中领悟。如果能从错误中领悟到尘世的本质,那我们有可能成为持续成事者。

曾国藩在成事的过程中,也犯过错误。冯唐说,“曾国藩的人生经验,就是‘屡败屡战’。……珍惜惨败之时,正如珍惜伤你心的姑娘”。曾国藩说,“吾生平之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P185)

凡事发生,必有其原因,终将有利于我。

04

我平日里做持续行动社群,带着社群小伙伴们读经典,读完曾国藩和冯唐点评,看到许多共鸣。这些共鸣让我感到了时空的力量,这样做是对的!从前人的智慧中,吸取能量,可以更好地让我们持续行动,持续成事。最后,说三点启发。

一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莫问收获,但问耕耘。(P218)我提出过一个“持续行动+刻意学习”的双系统,也是类似的道理。大处着眼让我们看全局,看走势,这需要刻意学习,每天进步,提升认知;小处着手让我们把握细节,工作到位,这需要持续行动,保持节奏,强化感知。当我们持续做,刻意学,做好基本功,又能耐烦,时间拉长,涌现会出现,改变能发生,我们能成事。

二是,习劳,养成辛苦工作的好习惯。曾国藩说,“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P210)有能力的都干得多,做得辛苦,如果你又想有成就,又想轻松好玩,那就要想想,是不是哪里搞错了。而如果要做到持续成事,那必须要多锻炼,体能好,体能才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三是,自己种菜自己吃,自己种菜最好吃。曾国藩说,“凡菜茹手植手撷者,其味弥甘,凡物亲历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P264)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百年后,美国有位投资家巴菲特说,“芒格 90% 以上的家庭资产都放在伯克希尔的股票上,而我则是98%-99%。……我们吃自己做的饭。”人的言行应该是自洽的,怎么说就怎么做,说到做到。“荷道以躬,舆之以言”(P112)。立德立功立言,一边做事,一边唠叨,一边修炼三观和方法论。由此看来,学习可以刻意,但是唠叨没必要刻意。更没有必要刻意说金句。

——–我是福利分割线——–

今天发福利。

我准备了三本《成事》送给大家。在今天的文章评论中挑选认真评论的三位读者,每个人送一本。在后续的文章推送中,公布上榜名单。如果你想看详情,可以点下面链接。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