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8 年火热招募中,目前报名人数已经突破 1200 人,参见《持续行动,为三年后的自己,扎心地做点事——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8 年会员资格开放申请》。
最近微信公众号有几个功能调整,我觉得可以细分析一下:
第一个是,在公众号留言,即使没有通过,同样订阅该公众号的微信好友,也可以看到留言。而且这些留言放在了所有留言的顶部。同时,留言区的排版也显得更加紧凑。
第二个是,新版的公众号支持最小化阅读并且一键返回,这样方便在阅读的时候,如果收到消息也可以临时查看。
第三个是,推出了专门用来编辑和编排的APP,可以下载在手机上编辑推文。
第四个是关于腾讯的,微信上的短视频类的链接,一律屏蔽,理由是没有视听许可证。
第五算是摇摆的变化,有一阵子公众号的作者被放在了第二行,但是现在又改到了最前面。
结合以上几件事情,我做一些无脑的猜测,不一定对,欢迎大家讨论:
在文章评论后面引入好友评论可见,充分说明了用户关注的公众号的交叉性,已经高于某一个明显的数值。这个情况微信团队应该有过测算,假如这项功能需要发挥意义,那必然用户要有感知。如果要用户有感知,前提就是,你和你的朋友,关注的很多公众号是重合的。如果再往前推一步,这也许表明,微信生态进入了有限的大号对应到无限用户一个场景。就是马太效应开始显现,用户按不同的大号聚拢在一起,就像不同的圈层一样。
思考如果到这里就停止了,也就挺没有意思了。我们再想一下,让你突然能看到朋友的评论,背后的设计动机是什么?如果增加这个额外信息,对微信不带来任何作用,那花费精力去升级,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但是开放朋友的互动信息,你会不会有一种“意外”、“窥视”的感觉?比如你突然发现你的老板在某个公众号文章下骂人?或者发现原来你偷偷关注的某个号,原来谁谁谁也在关注?这其实是可以激活用户活跃度的。
说到活跃度,微信公众号现在的活跃度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不能说下降,至少应该是上升缓慢吧?从各种微信大号的反馈中也能看到,我相信2018年的流量状况是要比早期更疲软的。线上的变现不好做了,大家都开始做线下、做社群、做封闭组织了。
社交网络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个用户刚刚开始关注少量账号信息,但是随着生态的发展,关注的信息越来越多,这些从少到多的新鲜感会刺激用户再关注更多的用户。而一旦达到某个阈值以后,用户会开始嫌弃信息太多,但是,用户往往不会主动清理关注的账号,相反,用户会产生的认知是“哎呀信息太多,算了我不看了”。用户会用信息把自己撑死,但是会把错误归结给平台。
公众号APP的推出,对抖音等短视频的封杀,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今日头条系的新生事物,对于流量的抓取。有意思的是,抖音跑到微信上发文控诉微信;但是你如果在今日头条上放微信号,也是会被处理的。其实从这个角度上看,互联网并不见得比通信网开放,好歹你要拿着联通的号打移动,还是能给你接通的。
可能从今往后,会进入流量越来越难获得的时代了。知识付费的风口吹过去以后,你会发现很多飞在天上的大神都慢慢的往地下掉了,被风伪装的神迹也要开始重操旧业。最后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个人最开始的技能是什么,经过大风大浪还是去最终干什么。培训师经过风口和折腾,最后还是用不同的形态做培训……其实人的能力真的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往往在年轻的时候,不经意就定义了自己,一生的行为模式……
用苹果手机,一竿子打赏给S私人红包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
ScalersTalk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社群生态体系,专注1000天以上的“N阶持续行动理论体系与能力构建”,以“从英语初阶到同声传译全栈解决方案”为特色,以“持续输入输出训练实践拓宽认知边界”为导向。
微信公众号 l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新 浪 微 博 l @Scalers
网 站 l ScalersTalk.com
开 放 社 群 l 100小时训练QQ群 456036104
畅 销 书 籍 l 《刻意学习》火热销售中
★★★★★
2018年成长会申请说明
《持续行动,为三年后的自己,扎心地做点事——ScalersTalk成长会2018年会员资格开放申请(2017.12)》(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