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达到成功的高峰时……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当一个人达到成功的高峰时……

成长分享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9 年火热招募中,参见《用持续行动突破成长困境——S成长会2019招募进行中》

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向一些“牛人”学习。我们会认为这些牛人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人才算真正会学习的人?一个总是在教人如何学习的人,算最会学习的人么?未必,他可能是最大胆,最敢教,但是未必是最会学习的人。

最会学习的人,应该要有学习成果。这个学习成果,不应该只是我教会了谁,而应该是先教会了自己。如果教会了自己,那应该要取得一些成就。那什么样的人取得了成就呢?谁来认可这些成就呢?

是知识IP么?我觉得算不上。知识IP更多是蹭到了时代的浪潮,然后正好赚了点钱,沉浸在知识变现的世界里。知识IP其实学习能力有限,而且总是在个人成长的狭窄领域里面转悠无法突破,并不能谈得上是会学习的。

会学习的人,应该是能够按需学习,按需要突破的人。谁是中国最会学习的人?

我想了半天,最后发现,答案是:院士。院士是经过国家认证过的学习能力一流的人。而且光会学习不够,还要出成果,有实际的产出。所以如果一个人评上了院士,那可以说是学习和实践双标杆了。

有的人说,院士和我们距离好遥远。其实我们距离院士有多远,我们就距离高水平的学习有多远。但是我们好像并不太知道院士到底做了些什么工作,因为如果我们不学习,我们就真的看不懂院士到底在做什么。

但是院士也是人,院士也会思考问题。而且如果你读他们的文字,你会发现,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启发。我举几个例子:

“一个学科的发展有它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一个人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也有类似的过程。一个人在他达到成功的高峰时,也正意味着他可能要走下坡路了。这时他应该警惕了,应该有危机感了,要及时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不然等待他的将是走下坡路,走向成功的反面。”

这是中国科学院李衍达院士说的。我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到位。有时候我们自己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就很容易沾沾自喜,认为可以松一口气。但是你看即使做到院士级别,工作也是在持续开展,也要树立新的目标。而我们的水平远远在院士之下,其实更没有理由不努力了。

但是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其实最难的是打破现有的既得成就,从头开始创造新的成就。这个时候,李衍达院士怎么说呢:

“有一些人……不肯轻易放弃已有的位置。因为在这里,你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有积累、有名声,在新的领域,你则是初学者,失败可能等着你,你的名声可能受损,正所谓受名声所累。我认为,若要探索,就不要怕失败。我的一次成功往往是建立在几十次失败之上;人们看到的可能只是我的成功,但我自己经常看到的却是失败。我不怕承认失败,在我提出一些新想法时,也常常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讥讽甚至有时是尖刻的批评。这些我都不放在心上,甚至一笑了之。”

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很感慨。其实我们不用害怕失败和嘲笑。你看连院士都会有人嘲笑,院士也是经历很多次失败才能换来成功。这样真实的阐述,告诉我们的就是真相,不要在意这些。

你看这些文字,然后你再对比一下知识付费的宣传文案,“月入十万”“快速学习”,真的挺有意思。你要有本事给我学一个院士出来看看。

以上的文字是我在读《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一书时看到的。这本书是我在2010年清华百年校庆一周年倒计时的仪式上,作为志愿者获得的礼物。但是很遗憾的是,我直到快十年后才有机会静下心来看这些文字。这本书里摘录了清华建校一百年,各路名师、院士关于学习、关于做人的感悟。情真意切,毕竟他们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脑子里没有想要转化我们变成付费用户。

最近我淘到了一套十六年前出版的好书《院士思维》,里面收录了260多位院士的自述与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是这样的好书,在豆瓣上没有几个人打分。而我淘到这套书的价值是60多块钱,原价是400多。市场并不是最能识货的。不过我们社群里的小伙伴,应该会比较喜欢看。我们社群已经把市面上能买的差不多快买完了。

我近期准备组一个队伍,集体来学习一下这套书,开阔一下眼界。我相信会获得很不一样的体验。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