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ScalersCast18期:怎么从焦躁烦躁的情绪中快速地入静入定?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589]ScalersCast18期:怎么从焦躁烦躁的情绪中快速地入静入定?

成长分享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8.16.jpg

这是ScalersCast第18期,由成长会Eva完成朗读,ScalersTalk成长会播客小组出品。 点击下方播放收听。

这个时代诱惑比较多,我们有个时刻在线的手机,有个让你时时连网的电脑。电视机报纸书籍已经排不上主要干扰源了。当上班族折腾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当学生党下了课吃了饭吹完牛回到宿舍,在眼前的是一片连续的宝贵的未被占用的时间。

这个时候做什么?今天好累啊我想放松一下,这个的确是无可厚非的想法。张弛有度是每个人的作息本来就应该需要注意的。但是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每天都在这样“放松”。其实每天这样也没有问题的,只要你自己安心就行。

那剩下的就是那群既想要做事情,但是又抵制不了诱惑的一群孩子。其实我也是这种人。我的待办里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完成,然后我的大脑里经常会有两个小人。小人A是懒惰人,小人C是勤奋人,经常A对C说,哎呀你先不要做了,我们玩一会,很多时候小人C说,好呀好呀……于是我就又消耗掉一个生命的晚上。

我在285和286文章里谈到时间管理里就是状态的管理,且状态有好的状态与差的状态之分。但是我没有说怎么样进入好的状态,我们是否能主观上增加好状态在我们生命中的比重?

这其实也就是文章标题里说的,怎么从焦躁烦躁的情绪中快速地入静入定?

当我们内心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我们尤其容易焦躁。这种内心不一致,是由于我们的不同诉求,把我们向不同的方向牵引,这是一种要将我们拆散的力量。我好想看美剧,今天出新集了,你的口译还没有练啊,等会吧……这种矛盾的想法,会让我们烦躁。烦躁就是你一直在扑腾,在消耗自己的能量,在内耗,在自己与自己作斗争。这种烦躁也会让你沉沦其中,让你失去自己的生产力,就像深陷泥潭一样不能自拔。

这个时候首先你应该快速地抽离这个处境,不管是从你的沙发走到书桌前,还是从宿舍去往图书馆。抵制不了诱惑,还不能逃么?

你可能想要做很多事情,你的内心像电光火石般,天马行空,各种灵感。但是,你在开始工作前,请先用纸笔一个一个全部写下来,列在纸下,或者写在你的电子设备上。然后你把它们全部忘记,只留下你手头要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眼里只有这件事情,你只想着这件事情,你的所有的心事都和这个相关。

你的思维充分拥抱你的工作对象,你上下打探它的每一个细节,逻辑,流程,相关信息,宏观或微观。即使你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的放弃,抽离思考,变换角度。

你在用你的能量,维持你对一个特定对象的长期关注。我知道这很难做到,因为现在人们已经不再对一个对象保持长时间的关注了。但是我们的心无法入静入定,如果我们面对的对象在持续的变换着。

当你的思绪能够随着你和工作对象的互动的演进而变化,当你的呼吸能够逐渐趋于平稳,于是你已经渐渐地入静入定了。

入静入定的状态,既是慢的,也是快的。慢是代表你踏踏实实下来,专注于手头的小局部,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不着急,不追赶;快是因为,当你一步步走完流程,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你会发现,工作正好抵达一个节点。就像我写作这篇文章,当我从最开始行文,一点点地将字累积,至此思路明晰,文章已成。我即没有写一个字看一下字数,也没有想着什么时候写完,我的键盘敲击在追随着我的思绪流的变化,跳跃出屏幕上你能看到的每一个字。

当你感受到时间如果安静了,就只有你和我,这个时候,你已经入静入定了。而你最初的那些心烦意乱,直到我提起,你可能就未曾注意到了。

这期间不要打断,即使有新的想法,也只是记下来,快速归位。这其实是自己注意力维持的训练,这就像肌肉一样,你需要塑造出有型的肌肉。而且这是受益一生的训练。

当然,如果你总是很烦,要么事情太少,要么事情太多。太少就是你闲了作的,太多就是你即使跳起来也够不着做不完,你已经开始放弃了……

至于事情怎么安排比较合理,我下次再写。总之,我们尽量驾驭好我们自己的状态,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自动式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最直接的反应,那我们和植物有什么区别呢。(我不是在黑植物,植物很萌哒)

ScalersTalk ID:scalerstalk

本文原文 http://scalerstalk.com/289,首发ScalersTalk

本文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网站ScalersTalk.com,口译100小时训练计划群C 456036104

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面向成长、实践行动,且凝聚了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精英的社群。有意入会者请和Scalers直接联系,我和其他会员会和你直接交流关于成长行动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