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纸上轻功,思想飞腾:英语阅读与理解的结构与优化(上)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062]纸上轻功,思想飞腾:英语阅读与理解的结构与优化(上)

英语学习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4.jpg

[合辑题记]

这是我最近二十余天关于英语阅读以及理解连载的合辑文章。由于文章将近两万余字,超过了微信图文的最大长度,故分作上下两篇更新。至此,从词汇到口语、从听力到阅读,以及英语学习或者更广泛涵义的学习中的理解,我已经集齐了五大模块的分析阐述文章(分别回复007021036查看)。文章的确很长,长的让人根本不想看。其实我完全可以在百字以内概括出每篇的精要,但整个写作对于我而言,是一个把薄读厚的过程。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前人总结的经验往往就是一句话,而对其的领悟,却像写一篇长文章一样,是要体验一个长期的过程的。

原计划后续更新的口译/翻译以及写作模块,我打算暂时搁置。本篇更新完起,我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口译学习中的一些小故事。如果你有兴趣,关注scalerstalk,我和一起玩,一起成长。

另,我保留了一些原来连载时的标题,以便阅读。同时吐槽一下微信的英语单词支持,为什么总吃掉单词间的空格,产品经理是有和英语有仇么?

==========分隔线=========

结束了词汇、口语与听力三部分的文章,今天进行阅读部分。

借阅读这个主题,我计划专门总结一下前面三个专项中提到的一些共同之处,并将其归纳到阅读与理解的体系结构框架中。我试图以一个全局的视角,对英语学习,或者再上升一个抽象的范畴进行分析,以获得一个全局的视野,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

首先,系统地介绍一下“理解”的模型。我将词汇、口语以及听力中已经涉及到的一些关于理解的流程,相关模块的作用,在此再度阐述。借助这个模型,英语中各个模块可以方便地打通,也为英语各个模块文章完成后的整体文章写作打好基础。

其次,总结一下就具体的阅读理解而言,存在的特征,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方法。我将学术研究中英文论文的阅读也归于此类中。虽然学术研究类文章尚未开笔,但是不妨在此做一个铺垫,即在文献综述的环节中,如何快速有效的阅读。

再次,介绍一些优化的方法。在浩瀚的信息面前,我自感阅读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我仍愿意就已经有的一些学习感受以及有限的经验总结于此,以便于更好地改进我们的阅读与理解的体系结构。

是为开篇记。

[038]概述:关于“理解”的模型与体系结构

第一部分 关于“理解”的模型与体系结构

从最宏观的角度,我们每个人都在信息社会中扮演这样一个角色: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本节中我试图定义的理解的模型,就是要描述这三个部分的流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

理解这个字眼的范畴比较宽泛,以理解作为动词可以作宾语的有,想法、理论、算法、人……由于这是英语类学习的文章,所以本文的讨论将限定在英语学习所涉及到的理解部分。

首先放图。如图1所示是“理解”的模型与体系结构图。

41.jpg

按照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宏观角度,理解这个图。绿色底图部分可以认为是接收信息与部分处理信息,淡蓝色底图主要是处理信息与输出信息。

“理解”的整体流程上即如图1所示。从多个渠道来源的信息,通过一个识别与整理的模块或者过程进行预处理后,送至“理解”模块,其中有三个相互交织的理解层次;在经过三个层次的分析与处理后,形成知识经验的储备库;在相关的场景下,储备库中的材料被再度抽取出来,同时经过管道模块的作用,适配到需要使用的场景。

于是从整体上,我们通过平时的输入,在理解部分分析处理,然后在不同的场景下输出,完成了一个信息流的闭环。因为我们的输出也有可能作为他人的输入,从而开启新的一轮这样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闭环,我们实现了将“别人的东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从而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从各个局部来看,要使闭环较好地打通,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平时不断地学习,完成输入的积累;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解”模块中深挖的功力与本领,以及在相关场景下得体合适输出的能力。

我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天,对于各个具体的模块与步骤,进行分析与论述。

图附在下方,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画的不是特别完备,我会随着行文的进展,随时完善。

[039]兼容并包接收信息,整理并安排好学习计划

1.多来源兼容并包,扩大英语学习接触渠道

今天以图1的流程,逐个环节进行分解讲解。

在英语学习中,学习材料的来源多种多样。处处留心皆学问,各种方式皆输入。武林高手是可以采用任意物件作为武器的。我们对待英语学习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

在我过去的学习经验中,听力、阅读、词汇中的有价值信息,亮点,甚至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有趣的用法与英文,都会被接纳进入知识输入队列中待整理分析。

听力中一直听不明白的词组与新的生词;在阅读中读到漂亮的句子,比如New York Times文笔中的逼格句型、The Economist中作者卖萌般的诙谐还有中国日报中国特色中文的译法;在词汇中偶遇恰好能表达到某个意思的单词;公共场合中的错误标语……老子在《道德经》里二十七章说过“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在此借用一下,遇到好的英语用法,都接收吸纳,放到队列里去,供下一个模块识别与整理,如果遇到不好的英语用法甚至是错误,那就批判性思考看看自己如果要用英语的话会用成什么样子。

唯此,你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吸收,才能有可能实现不断地成长。

2. 整理多种模态信息,为后续处理作好准备

现在微博朋友圈把时间全部碎片化了,我们在每时每刻都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账号,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

英语学习当中,我们也会通过不同的渠道接触、搜集到不同的英语学习原始信息。但是英语学习,不能像微博朋友圈那样,被听力、阅读、词汇等各个专项,给打的七零八落而造成碎片化。

针对目前,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信息过度碎片化且过载的情况,市场上有一些阅读应用,让用户把自己觉得好的文章收藏以便稍后阅读,比如说Pocket之类的应用。

在英语学习中,也需要一个仓库用于识别和整理我们之前通过各个专项搜集而来的有用的原始的学习材料,以便于后期进一步的学习。

而目前这些阅读类的移动应用使用的另一个情况可能是,我们光顾着采集占有各种信息,而不去阅读处理。数一下你的待阅读列表里的未读数吧。占用而不使用,是物质匮乏时代遗留下的后遗症,只是为了满足内心占有欲的强迫症行为,对自己的成长并没有带来多少收益。

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就需要避免这样的问题。所以这里的识别与整理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把多渠道的信息整理,便于下一步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就是,做好后期学习的安排。就是哪些材料我在什么时候花多少时间用来学习或者吸收的。

但这两步工作完成以后,这些信息以及所蕴含的知识智慧,仍然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

           4.2.jpg                 

 1“理解”的模型与体系结构

[040] 三重理解层层深入,入木三分尽善尽美

3. 三重理解层层深入,入木三分尽善尽美

在将各种渠道获悉的学习材料识别与整理并形成仓库的基础上,就进入了理解的环节。

从识别与整理,跨入到“理解”是,从将“别人的”,转换为“自己的”过程分水岭。

我将理解的核心划归为三层,这三层是一个动态变化并相互依存的环节。与此同时,在图中可以看到,蓝色的方块代表,“知识、经验、洞见以及直觉”,这个和理解的三个核心阶段也是相互的交织的。

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看,理解的三个步骤,层层加深,同时这三个步骤,与右边的蓝色模块,均形成交互。每一层理解产生的结果,会作为一部分的知识,积累到大脑中的知识库里,这些知识库会构成经验,经验久而久之会产生你的直觉。与此同时随着理解的深入,基本的理解变成了深度理解,深度理解继续演变成创新的理解,三个层次的理解对蓝色模块均有贡献。

下面将分别探讨一下三个理解层次的特点。

(1)基本理解,认知与解析

我们读书时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首先一般会把不认识的字或者词,以及基本用法查明,有时需要在书的边上做些注解。理解的第一层就是,实现对前一阶段输入的文字做基本的认知与解析。所谓的认知与解析就是确保能够认识里边的每一个字和词,也就是在字和词的层面,实现完整理解。

具体而言,不管是在听力和阅读还是在词汇学习中,遇到的生词、不太熟悉的搭配、不理解的用法,都需要通过查询相关工具、词典,或者请教达人,弄清楚搞明白。

借用计算机里的描述,就是程序在收到数据包的时候,首先将数据包根据协议的格式进行解析。解析就是保证每个字段能够按照协议的定义情况,读出合理合法的值,确保下一个阶段的处理正常运行。

所以在基本理解的层面更多定位在字和词这一层面的理解和掌握。那这一层面对于右边蓝色模块的贡献主要在于词汇数量的贡献和一些基本的词组搭配以及句型的积累。

在这一层面所获取到的信息,更多的算是知识层面的增长。学习词汇就像是大楼建设中搬砖的基础工作。

基本理解虽然是语言学习与理解中的基础性的工作,非常耗时,但又非常重要。只有基础打的足够的扎实,掌握尽量多的词汇和句型句式的用法,你才能实现对于不同来源的输入的信息,正确的认知与解析。

另值得一提的是。基本理解,包括其他的理解,还存在一个理解速度问题。随着理解能力训练的深入,理解处理速度会不断加快。这一方面是由于理解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加阅读的速度,同时,知识经验的积累,能在另外一个层次上帮助阅读,使理解更高效。

[041]在深度理解中重新构造感知的世界(一)

(2)深度理解,重构与融合

在基本理解阶段词和句子都看清看懂看明白以后,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深度理解,重构与融合”的阶段。这个阶段有点像小学语文老师带大家将一篇课文里不认识的字和词查清楚后,进行段落大意的分析和归并。虽然我至今也一直没真正学会如果准确的分段落大意……

重构就是重新构建的意思。重新构建,就首先要求把材料中的信息与结构打散,然后再重新组装。这是个破和立的过程:破,将原有的文字层面的表述打破,使你不再拘泥于文字的表面形状;立,将打破而碎片化的元素,重新组装起来,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重构与复述的前半步相像,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把所听到的看到的信息归纳起来。

有这么一句话,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读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时候其实就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将莎翁的作品,拆散成一个个的元素然后输入,这些元素在自己的脑海中重新构建起一个哈姆雷特形象。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角度与知识储备不一样,重构的形象可能会有不同。但是整体上,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是重构。

我们如果在听力的时候带的这么一种意识去听,可能和平常的听力效果就会不完全一样。第一句话我听完之后,我能够意识到讲的是什么;第二句话讲的又是什么?与前一句有什么关联关系?我是否能理解?

比方说今天我在跑步的时候听到新闻里讲了,珠江口有两艘船相撞的新闻。由于我采取了重构的方式主动地听,我就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新闻的结构。第一句话讲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理位置,在珠江口有两艘船相撞。然后第二句话讲的是,造成了人员的伤亡。第三句话讲的是相关的救援人员前去救援。那么,首先最基本的是,我对这个事件主线有了解。其次,如果有一些其他的信息引起我的注意,可能我会特别关注。例如,如果我会商船熟悉,我可能会注意,商船的船号“化运2”、“盛安达7”;如果我对地理很熟悉,我会注意东澳岛北面约3海里;如果我对时间敏感,我会关注相撞发生的时间,与截止新闻发稿时时间,并且很快得出间隔4个小时救援6人的信息;如果我对数字敏感,那我可能会关注人数,公里数等信息……这些细节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无可厚非,但是口译员与牛人,会有较强的信息容纳能力,能把上述的信息点都采集到。这也是我们要努力去达到的。

[042]深度理解:将新鲜元素融合至你的信息世界中

现在,如果我要对这个信息进行口译或者复述。由于我在脑海中明确了这个新闻的主线顺序,那我就可以在这个骨干信息的帮助下,在自己接收并注意到信息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对于这个新闻的理解,这就在自己的大脑中完成了信息的重构。重构的信息如果与原信息越接近,遗漏的信息越少,重构的质量越高。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笔记或者其他辅助手段,来帮助更好地重构。完成重构后,口译或者复述,就是选择语言还原出来的问题了。

再以新闻作为一个例子。比如阿里巴巴拟全部收购高德地图股票的新闻。新闻开始以一句话将最重要的导语写明清楚,阿里花多少钱收了高德多少股。接下来新闻可能介绍这个交易的具体情况,例如溢价。接下来再介绍一下背景性的问题,比如去年五月份,首次持股28%的问题,最后再做一些更一般性的介绍,比如说将有LBS带入阿里的产品体系。那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同时对这些要点信息,在脑海里进行重构,把它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你对于这一篇文章的一个,相对深入的理解。

而且这么重构一下,你会发现记忆更为深刻。因为“爱过”……

总结下,重构就是说,在读和听、看的时候,取出一些要点,或者抽象出一些逻辑的观点,将这些点联系起来,形成你自己理解的主线结构,这些主线就有利于你对材料的理解与吸收,这对后续的口译学习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现在说融合。

在深度理解中,如果说重构是将所获取的信息在大脑中重新构建出来,那么融合就是将这些构建出的信息与大脑里已有的信息进行关联的过程。

重构更侧重于材料自身内部的一个分析,是输入材料内在的自有的变化与理解的升华。融合就是在材料自身已经被理解的基础上,与目前大脑中已经存在的信息经验等库存的干货,发生交流交互,形成关联的一个过程。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会存储不同的信息,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当成是一个的社交网络。这些信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这些关联有强也有弱,就像你和你的交际朋友圈一样,有亲密的,有一般的,也有疏离的。强关联就是那些你非常熟悉、并且能够清晰地联想起来并应用的信息。弱关联就是有的时候你不一定,能够非常清晰地记住,但你可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并且需要借助外界条件才能把你想起来的信息。

强弱关联有点像不同城市间的道路。如果关联构建的好,在某条通路发生阻塞,即你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绕道而行。而构建不好的话,信息都是弱关联,出现了中断就不容易恢复。

[043]还原与创造:叩开脑力的巅峰状态

举例。我曾经认识的一个物理系学霸,他在读书的时候,并不特别强调对公式的记忆。我认为原因在于一方面学霸爱玩,另外一方面着实聪明。所以公式的记忆是一个弱的关联。但是厉害之处在于,他在物理的各个体系之间,建立了非常完备的网络结构,所以他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把忘记的信息给推导出来。于是在考试的时候,他可以先推一遍公式再做题目,但是同时不影响整体答题速度……

于是,融合的过程就是将在大脑中重构的信息,与现有的体系化的信息网络建立连接的过程。当你把新的信息、新的输入和你现有的网络全面连接融合起来,并且能够比较顺畅享受这个新的整体运行,这个时候你才开始领悟并理解到,输入信息的内涵与意义,然后这些你所学习到的新信息的作用才慢慢的开始发挥出来。

总结一下:重构就是打通了输入信息的内在关联,在你心中重新揉捏了一个外部的世界;融合,建立了外部世界与你内心世界的关系,打通了你已知的世界的关系。

(3)创新理解:还原与创造

在完成第二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升华则到达理解的第三阶段,创新理解,还原与创造。还原与创造,如果拿我们读书的阶段来说,有点像从小初高本结束后,进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除了以往的学习要做,还有研究、创新的任务。即需要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相关技能作为武器,用于研究实践的活动中。

前面说过重构就是在脑海中构建输入的信息的一个映像,而衡量重构质量好坏是看这个映像与的信息含量程度与原始信息的差距有多少,失真有多少。如果差距越小,说明重构质量越好,也能说明重构的能力越强,并且对输入的信息理解越深刻。

如何评价这个差距是大还是小?如何进行测量?这就需要通过信息的还原结果进行测量评判。

还原可以分成两种形式。第一形式为,最朴素的信息还原。即,接收到了怎么样的信息,对其进行重构以后,再把这个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包括原来的方式),重新表达出来。第二种形式就是场景需求驱动的还原。即,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需求,将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提取出来。

[044]从哪来到哪去——最朴素的信息还原

a)从哪来到哪去——最朴素的信息还原

在最朴素的信息还原中,信息的流动是这么一个过程:大脑从各种渠道,接受到某段信息,重构处理后,在脑海中形成相关的逻辑结构,同时在还原需求驱动的时候,从新把这个信息表达出来,力求与原始输入信息一致。

学口译的同学可能很快就会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复述的过程。是的,在某一方面它是一个复述,但你接下来就会发现,我这个框架的还有不同之处。

我们从不同的渠道输入的信息可以看成是线性的、流式的(stream),在重构后他在大脑中存储的是结构化的信息,即带有逻辑结构的。在还原的时候我们就从这个结构化的信息中,按照相应的规则,对这个结构进行遍历,遍历后就重新生成了线性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输出到不同的场景下,从而得出还原的信息。

程序员们看到这里应该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流程其实就很像把序列化的数据从硬盘中读到内存里,存储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中,然后在还原的时候重新将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写成线性的序列化的数据。或者这么类比,重构就是用树表达一个四则运算的式子,还原就是遍历树把式子重新列出来。其中的规则就是由程序员来制定的。

理解的本质上就是这样的。我们进行理解的训练需要提升的一个目标就是尽量减少还原出来以后的信息和最开始的信息之间的差距。这是我们的最小化的目标函数。

同时,在这一流程中,大脑其实还发挥了一个类似于中间节点的作用。由于还原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输出。例如您可以用口语把它输出,即说出来;也可以把它写在纸上;也可以把它敲在电脑里。这个时候大脑就相当于转换器,就是可以从不同的介质输入,通过大脑的计算功能处理后,以不同的方式输出到不同的介质。

写到这里的话,我只要再加一个功能这样一个过程就变成了口译,就是在还原的时候,采取另外一种语言将信息以口头输出就是口译。如果输出到纸上,就是翻译。(这里先不考虑翻译与口译精度要求的不同)。所以前面提到的复述,算是这个框架下的一个真子集。

[045] 以不变应万变——按场景需求驱动的信息还原

b) 以不变应万变——按场景需求驱动的信息还原

前面部分提出的最朴素的信息还原,其实是单一来源输入,并单一来源输出的过程,在本部分中,按需求驱动的还原,是一个多输入来源单输出的过程,并且不一定强调实时性。(借用一下我论文里的图,我惊奇的发现英语和技术居然在这里相融合了)

4.3.jpg

可能,这个场景下,会有新的输入,需要你响应输入,并做输出。例如比赛中的即兴问答,或者一些比赛中评委的点评。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输入的信息和大脑中已有的其他干货库存信息进行综合,并且衡量后进行表达输出。

之所以说是按需求的还原。因为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场景,需要你去与他人交流。这个时候的还原,有的时候是按照你的信息存储结构遍历搜索,有的时候是按照某个话题进行搜索。

例如,学生在考试复习的时候,就是一个按照结构进行还原的过程。一个学期一门课所学的所有的知识,会以不同的结构,组织成一个类似于树状或网状的逻辑关系信息网。这个时候学生就需要根据这样一个结构进行信息的还原,以期达到掌握这门课的知识目的。当然如果你是想混过这一门考试的话,可能不一定需要采取这样一种复习方法。

再例如,研究生在进行开题文献调研的时候,写文献调研报告其实更侧重于按主题还原的方式。通读大量文献,在特定领域的海量论文中找寻找共同的规律;对不同的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并且抽取其中的相同之处;归纳已解决的问题,并且发现正在探讨或者还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在大脑中构思信息里搜索出针对特定主题的信息并做分析。

与此同时,如果你面对一些其他的任务。比如说给客户做一个汇报,在社区做志愿者给大妈普及基站辐射知识,或者是在社交场合与初识的人闲聊一些话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动态地根据当前的情况在大脑中快速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并合理、恰当、得体地还原。

所以这个时候管道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管道其实就是在不同的场景当中发挥适配的作用。就图中的各个专项而言,在写作、口语、翻译、演讲与交流的不同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策略以及侧重点都不同。所以需要采取不一样的方式以保证还原与表达得体有效。

例如演讲中可能需要非常快速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并引起观众的注意,注重情绪的渲染,营造一种非常宏大或者打动人心的气氛。但是面对面的交流,或者其他社交场合当中,可能需要根据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方的情绪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或者比如说在,约会当中需要,采取的是微妙的情绪沟通的方式,尽快来感知对方的情绪并且作出适当的回应。这些都是在,还原过程中与管道良好协作达成的结果。

[046]取长补短的华丽跨界与换位思考的颠覆创造(一)

接下来讲,创新部分内容。

(c)取长补短的华丽跨界与换位思考的颠覆创造

我认为人除了他掌握的知识以外,最有价值、最核心的地方,就是他的创新与创造的能力。创新也被江泽民主席称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虽然我自己的创新能力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后,未必有多么过硬。但是不妨在这个理解的框架当中,对创新与创造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试图去探明一条可行的路径,让我们共同走向一个美好的目的地。

前面各个理解的层次中都提到了与干货库存模块(就是图中那个蓝色的方框)存在交互的过程。这个交互过程具体而言,对于输入信息,每一层理解不管是基本理解还是深度理解还是创新理解,都能提取出一些对你有用的价值,并且积累到你的脑海中。这些信息可能是以静态的方式就像仓库里物件一样安静的摆放在不同的架位上。

那对于创新与创造而言,我觉得一条非常可行的操作方法与原则就是,“玩混搭”、“跨界”。这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个词。

人在学习当中一个比较难具备的能力就是,自拔的能力(成语叫“难以自拔”嘛),或者换句话说叫跳出来思考的能力。因为我们,太沉溺于自己的舒适圈当中,太沉溺于自己所了解的惯性的思维当中而不得脱身,无法跳出来清晰地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苏轼就曾经说过,“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真理。那么我们有没有一些辅助性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尽可能地跳出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中来思考。我觉得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就是在理解第三层里面的创造部分,进行跨界的思考。

在我们输入了不同的信息并处理收纳到干货库存里面后。一方面这些信息会尽快地聚集在一起,比如说,IT类的信息,英语类的信息,技术类的信息……他们可能以团簇拥的方式存在但大脑里,高内聚低耦合。与此同时,各个领域内更细分信息也会由于不断的学习,而不断地演进,抽象出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指导你的操作,成为了操作指导意见;这些指导意见日积月累以后就变成了你对一个行业的或者一个领域的洞见,也就是深刻的理解;这些理解日积月累会形成你的直觉。直觉就是你可以通过大脑快速的计算并得出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是那些新手通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推演出来的。而这其实是你在一个行业浸淫久后的竞争壁垒。

[047]取长补短的华丽跨界与换位思考的颠覆创造(二)

而不同领域的信息可能呈现出高内聚低耦合的一个情况。他们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因为每个领域的信息太博大精深了。我们有限的脑力投进去,可能就再也不出来了。但是,有意思的是,各个领域也会有相通的情况。人们经常会说,一通百通。

那么第三层的理解和这事有什么关系呢?我想说的就是,在这一层里面,应该尽量的将不同的领域的信息,交织在一块,揉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如果我们能够从不同领域的交织过程中找出它们的相同与类似之处相,并且进一步进行比较,然后又能发现其中的细微区别之处,同时又能够加以借鉴的话,那这就变成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创新点,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过程。

比我自己写作的体验做一个比方,我在学习口译的时候,与学习计算机编译原理的时候我发现,人的翻译过程其实和计算机语言的编译执行过程,具有类似的地方。那么,计算机的特点,能否借鉴到人的口译的训练当中,同时高级的译员在做翻译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能否反过来用于计算机翻译的效果的改进。

尽管自然语言处理大师Fred Jelinek的名言是:“我每开除一名语言学家,我的语音识别系统错误率就降低一个百分点。”但是我觉得,如果程序员和算法工程师能够自己了解掌握相关的口译或者翻译技巧并且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这对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提升会有效果;而语言类的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能,对于自身水平的提高,也会有莫大的帮助。

这其实也是我想去了解和探索一些事情。我的看法就是,当你真正理解了不同领域的信息,并且能够从抽象出不一样的或者类似的东西来的时候,就可以尝试创造新的东西,开拓新的境界。

[048]略文艺的第一部分小结

(4)小结

理解的框架在些基本介绍完毕。这里做一个小结。

理解主要的精髓内容就在图1当中。通过上下贯通,打通了英语学习的各个流程与环节,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听力好口语差或者A专项好B专项差,但是我认为英语能力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框架中也展示出来了。我的建议是学习者不要太过于拘泥在各个不同英语学习模块的之间的区别上,其实都是辩证统一的都是为我所用的。我们不论是采用哪个专项的训练模式,都应该能做到各个专项能力的同时提升。

知易行难。理论容易建立与归纳,而实践是需要时间与持续的投入,技能的获得更是离不开长期的艰苦付出。其实每到这个环节我内心也是略有苦楚,虽然我可以用一个看似有结构的框架,就各个话题进行分析,而且似乎也有点道理,但是由于这毕竟非我主业。我还是一民战斗在IT行业最前线的工人,所以很多时候我其实是在船上看到了岸上有一条较为平坦但是可能也会很漫长的道路,而我所在船有自己航行的轨迹。虽然人生是一个不停体验的丰富过程,但毕竟人精力有限。我可能无法沿着那条布满荆棘鲜花的道路向青草更青风景更深处漫溯,而只能趁船暂时靠岸时,时而站在路口探望,时而小走几步。不过我倒是很期待看到各位朋友,走到百花深处后,与我分享那一份心醉的美好。

4.4.jpg

[049]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一些操作方法

第二部分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一些操作方法

花了较长的篇幅完成了理解的框架部分写作,下面就进入阅读理解的具体操作上的方法介绍。顺便总结自己过去在学习中用过的一些方法。这未必是最优的方法,但是却是我自己受益的方法。

这部分分成三块讲述。首先介绍一下英语考试当中的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和实用技巧,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口译考试的笔试题的部分。因为我没有考研,所以这块爱莫能助,但是原理是相通的。

第二部分总结一下看外媒的一些阅读训练方法。外媒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外媒学习界藏龙卧虎。比如说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等杂志。网上的论坛上也有很多的高人,而且还坚持做相关的汉化工作。但是由于我涉猎的并不深入,所以这块打算略讲。而且当时在学习经济学人翻译的时候,被高人们虐的七零八落,于是常怀敬畏之心。

第三部分讲一下部分读者可能以后在研究生期间会遇到的阅读文献的问题。我读研的收获之一就是系统性的学会了如何快速的切入到一个领域当中,并且或者很好的认知。从最早的密码学,到后面的多媒体通信,虽然研究方向不一样,但是好阅读文献的习惯倒的确起了很大的帮助,这里也要大力感谢一下我的导师严格的训练。同时这部分也为后续的相关主题的文章做一个铺垫。

[051] 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攻略

(1)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攻略

如果你看某个考试中全部是生词,那建议还是先解决词汇的问题,回复006查看我的词汇部分的文章推送。全部是生词对阅读者心理的压力会比较大,未必能起到阅读理解的训练效果。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读高中的时候,由于在小县城,市面上买不到好的阅读理解的练习书籍(其实是好的那几本已经被我做完了),于是买了一本大学英语四级阅读。(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听力上,我高一还买过大学英语四级听力:P)现在看来真是高二的学生不知天高地厚。由于生词密度很大,我只能根据其他的信息,加上对词的连蒙带猜,最后把5道题做完,而且大概拿到40-60%的正确率。

现在反思这种训练除了虐心之外,对于纯粹的阅读理解提升还是有限,虽然不排除其他的一些阅读技能的培养,例如在完全不知道句子的意思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大的概率把题目选对,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

考试中的阅读理解一般考你两方面的能力,泛读与精读。

泛读

以前的英语四六级有专门的泛读,主要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读一篇长文章后,针对一些题目进行回答。泛读类型的题目多数是采取信息还原型的提问,主要以考察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这个时候一般可以根据题目的问题,反过来在在文章中匹配寻找答案。不过一般需要你在拿到题目的时候,先扫一遍,以明白文章大概涉及的内容。

这种文章一般会以标题的形式标明每一个子章节的主题,在阅读时可以快速地对文本进行切分,以助于信息的模块化的梳理。

在读到题目的时候,快速根据题干的描述,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位置。一般和题干有几个相同的词出现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题目定位所在。而且很大的部分比例,题目的顺序会和对应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一致,这也可以作为寻址的依据。

在找到了文章中相关的句子后,需要仔细地定位到具体的信息点。这个时候可以一方面根据选项,另方面根据题干找到文章中的信息点。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技巧或者命题人留下的坑,例如同义词的替换,或者语义的取反,限定词的绝对化。把这些坑跳过后,基本上就能处理掉这类信息题。

总结一下,泛读有点像蜻蜓点水,或者翠鸟抓鱼。扫视水面,快速地从信息中,抓出那个重要信息(鱼)。那这个类比就带出了两个泛读的关键点,一个是飞的快,二个是抓的准确。

[052]精读型阅读理解题目的几个核心技巧

精读

精读题一般是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题目,或者需要经过一番折腾才能分析出答案。

精读很多时候不光是在猜作者的意图,也是在猜命题人的意图。做题目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基于文章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去尽可能的揣摩命题人心中对这个文章的理解。所以,做精读的题目的时候,心态上需要平和的就是,即使你具备所有的技巧与应试的招式,要全部答对,也是一个看缘分的事情。

那好,会有什么样的技巧?我这里简单的提几点核心。

一个是注意主题句核心句。老外写文章也是希望让你能看明白。所以文章一般会尽量明晰地把篇章或者段落的句子放在最前头,或者前几句。除非是截取的文章,否则,你从篇章的主题与段落的主题中能抽取出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做一些重构(这回前面讲的发挥作用了吧)。重构出来的信息再梳理出逻辑,这样就会接近命题者理解的文章,再看题目后,也就较便于答题了。

二个是注意文章句末作者留下的彩蛋。有的时候作者会写到后面峰回路转,变幻出新的立意与主题,这个时候就更要注意区分作者的褒贬的意图。

三是,如果在选项中有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选项,那果断抛弃其他选项不用看。互斥原理嘛。

其他还有诸多具体性技巧,由于年代久远,我已经无法详细地结合试题给出。但是一个可循的方法就是,多找一阅读理解的书籍,看其中介绍技巧的文字。带着这些技巧性的信息,有意识地在阅读理解中应用,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053]整理与复盘是阅读能力的成长点

做题后的整理与复盘

在阅读理解题目或者考试中,由于你投入地做题,大脑思考比较积极,对材料会有较深刻的印象。这个时候,把考试中阅读理解的材料转化为学习的材料,提取出自己有用的信息,提升自己的水平,不失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词汇。阅读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尤其是对你阅读造成理解障碍的单词,一般印象会比较深刻。因为你曾经努力地想弄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而且在上面也投入过脑力。用一句话说叫“爱过”。在做题完了以后,把这些词汇整理出来,按照我在词汇部分提到的原则与方法处理,这些词汇会成为你不打不相识的好朋友。而且,这样你的词汇量增长提升也比较快,由于都是在备考中的相关词汇,所以也会给你一种很背单词高效的感觉。

搭配与句式用法。这部分在外刊外媒阅读部分也会讲到。也就是比词汇更高一个层级,比如一些搭配,一些比较有趣的短语,或者一些句式。如果你的印象深刻,我建议,你也记录下来,作为你的武器库使用。

做题思路的复盘。复盘是象棋、股市里的相关用语。“象棋术语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通过复盘,当某种熟悉的类似的局面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往往能够知道自己将如何去应对,在你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好多种应对的方法,或者你可以敏锐的感觉当前所处的状态,从而对自己下一步的走向作出判断。”无节操引一下百度百科的信息。

这里基本上说清楚了。复盘就是还原一下你当时做题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题目做对了是由于哪些线索引导所致,题目做错了,是由于哪些波动因素所致。对于做对了的决策,是基于什么规则才做出这个正确的决策的,记忆并强化这些规则;对于做错了的决策,分析中原因,如果是自己的短板,就重点训练;如果是的确能力用尽且运气不好,就多烧香祈祷。

这样一来,每次做训练的时候,都做到有所提升,有所改进。这样我们的“表现系统”(Performance System)才能不断的改进趋于稳定。我相信凡是技能型工作,都会有一个表现系统,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去改进的。

[054]外刊外媒文章的阅读训练思路

(2)外刊外媒文章的阅读训练思路

除了考试阅读之外,如果要提高阅读能力,外刊外媒的文章是第一手的好资料。往小了说,外媒让你有机会接触第一手原味风格的英语行文,你可以沉浸在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中;往大里说,外媒是你看到世界的一个窗口或者梯子,借用它你能爬多高,能看到多么不一样的世界,就看自己的努力了。

那在外媒阅读训练中,我提出以下几点思路与注意要点:

1.注意领域与难度,适当合理选取阅读材料

领域是指媒体上报道及涉及的领域。选择一个尽量你所熟悉的领域,在学习起来,会起到正面的效果。首先会让你感到更简单和容易接受,因为至少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概猜到什么意思,间接地降低了难度;其次,在熟悉文章场景与英文知识点交融的环境下,所学到的知识点能更好地应用。

说的通俗一些,看外媒学英文,就像让你看国内的各家报纸学中文。在自家国内的时候,你看报纸的时候可能真不会去看所有领域的新闻,比如可能有人不看时事政治类,有人不看体育,有人不看文化类。个人认为这个关系不是很大,先从感兴趣的开始读起。

有一个例外就是,如果你是新进入某一个领域的学习者,比如你对经济方面需要重点拿下,那就存在硬着头皮拿下文章的任务了。

再谈一下中国日报。我个人在读中国产的英文与外媒是感觉很不一样,其实也不是要黑我们辛苦的中国记者写英文的意思,因为毕竟我毕业求职也拿到过央媒的英文记者的offer。(记者朋友们我们差点是同行哦:P。)如果你对一些中国特色的汉语的英语表达非常感兴趣,像中国日报以及Beijing Review都是很不错的材料。

关于难度的选取,不要选生词太多的新闻。怎么判断生词太多?就是根据你自己的口味,如果前三段生词多的让你无法忍受精神崩溃就想逃走,哪怕是再坚持一分钟也做不到,那就是有点难。如果你咬咬牙还能坚持下来,那说明这个不算太难,有提升的效果。这就像健身推杠铃,真正起到作用往往是在你快推不动那一刻,咬牙坚持的那几下。

最后提一下一些可以用来学习的媒体吧,比如NewYork Times, The Economist, Finacial Times, BBC……其实我还会看新华社XinhuaNews Agency的外电,学习一下时事词汇的说法。

[055]注意思想观点层面与语言使用层面的并行处理

2.注意思想观点层面与语言使用层面的并行处理

既然是读报读媒体,那就要有读的样子。什么是读的样子?就是你和作者有思想上的交流,比如你在看我文章时,其实是在看我字里行间要表达的意思,我在写这句话时,也是把我内心的想法传达出来。那看外媒的文章,就是要与作者能在思想层面上有一个交流,或者批判性思考最好。这里我强调的不是完全被动吸收,而是有所思,有所得。

读者可以检视一下我们自己在与他人闲聊某个话题中所发表的观点,有多少是来自外界媒体的搬运,有多少是自己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升级版,有多少是自己原生的想法。

举个自己的例子,以前读书的时候爱看互联网行业的分析文章,特别是讲什么趋势,讲战略,讲格局,这家公司那家公司,而且也喜欢与他人聊,但每次聊都是把他人的观点拿来,当成自己的观点。当然在外人看来,好像你自己很有想法很牛逼的样子,其实反思才明白,这根本就不是自己过脑子的产物。充其量也就是仰仗自己在这个感兴趣的领域记忆力好一点的优势而已,就是个搬运工。而且行业内大多数文章水平也参差不齐,软文黑文,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说。久而久之,内心浮躁,眼高手低,又感觉自己能指点江山,其实就是键盘手。不过现在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看那些文章,不会再有以前那种缥缈的快感,而是会有个判断与思考。虽然我的思考不一定是对的,而且很可能会有局限,但是经过我主动地处理后,内心反而更清晰明了。

回到话题,在读外媒文章时,一方面你要像读母语里的文章那样能主动的思考,不能因为有一个外语的屏障,就放弃了在思想观点层面的处理分析;另一方面,处处留心皆学问,逐个看句子的时候,一定注意把自己认为漂亮的词,短语,句子,写法标记下来,为我所用。只有两个方面都协调好了,才有较好的效果。

随手拿今天的NewYork Times上一篇新闻ForFacebook, It’s Users First and Profits Later前两个句子举例。

Technology companies havealways been paranoid about missing the next big thing, be it email, e-commerce or social media.

Yet today, with Google,Facebook and others all fighting for the same customers and wallets, the competition has never been more intense, and big companies have never had to act so quickly —and with such conviction — to avoid being left behind.

比如,第一句的beit的用法,是个让步的状语从句(whether it is email, e-commerce or social media)。可能大家都学过,但是未必会用,这里看到了,揣摩一下语境,下次就知道怎么用了。paranoid about算一个亮点吧。第二句两个have never式的词组连续使用,加强语气,这就是句子的写法。当然如果要看写法上的门道,那可能还需要再多一些上下文能看出这种倒三角式的新闻写法。

所以这节的标题是并行,目标就是做到阅读完了一篇,就会有一篇的成长收获。

[056]学术类文章的阅读思路初探

(3)学术类文章的阅读思路初探

学术类文章,通俗些就是以论文为主的带有比较浓重的学术类文章,这里权且称之论文吧。我读的学术论文也不多,三位数篇左右,其实这个题目更适合博士们写。但是英语类的话题终将会写完,所以来点其他的调一下味口也好。

以下分享来自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学术训练。其他专业的同学仅供参考。

一般在选题前,导师会让学生尽量多地检索到相关领域的文章,或者导师会给学生几篇文章,学生自行完成其他论文的检查,按图索骥。检索文章的技巧以后再提。这里给出的假设是,你已经拿到了大量的关于某个领域的各种文章。

第一步,快速浏览所有文章,对文章进行分类。

主要通过AbstractIntroduction,再借助少量Conclusion的信息,了解这几个问题。

这篇论文主要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效果怎么样。

这一步需要采用前面提到的泛读的方式,在英语中快速寻找关键词与字眼,并对文字有一个快速的理解,同时抓住信息的关键点,把上面的问题带在心里,在论文里去寻找答案。

这一步的效果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是,你对这个领域的熟悉程度。如果越熟悉,越能快速地抓住信息。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导师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找到一篇论文,同时打印出来,两个人开始同时读。大概十秒出头不到二十秒,老板就说,“哦,这个是……”。然后用纸笔在论文上划给我看,解答了问题。我当时还没全部抓到要点。用现在的话说,我当场就跪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当时想,我和导师学术水平的距离,差了几百个博士。

第二个是你的词汇量。在初期开始接触英文文献时这个会比较明显,虽然我没有直接体验过这个处境,但是从我接触到的不少案例来看,把英语论文当成英语教材来查单词学习,的确会影响你科研的推进速度。

[057]学术类文章的阅读思路初探(二)

第二步,对分类出的文章,在文章内与文章之间作分析比对。

现在讨论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把论文分类整理出来。比如对于A小类有五篇文章,B小类有七篇。下面以A类作为示例。

精读A类中每一篇论文关于具体思路分析部分(即实验设计之前部分)的论述。首先尝试用自己的话概述出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效果。就是把第一步你看到的信息概述写下来,可以写在文献管理的软件中。(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我也可以另开文章写)。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初步的重构与还原啊。(你看英语里的技巧在这里用上了吧。)自己尝试独立地写出概述的作用是训练你的学术写作能力。这么做还有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好处就是,后期你要写论文了,这些句子能直接拿来用,至少Related Work里引用的文章是可以直接用上的。

好现在假设你把A类里的五篇文章都这么写完了。横向比较一下这五篇文章的异同。比如五篇文章都是讲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的,那各自用了什么模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别有什么侧重点,有什么你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完了以后,你再回头看负载均衡这个话题,检查一下是否有这些论文没有考虑到的方面,论文之间是否有能相借鉴的方面,这一类论文里的方法,是否有不足之处尚未考虑周全。如果说论文内的分析是对于一个点的深入,是论文之间的分析比较,就是试图将各个点拼接成一个尽量完整的图景。

在这个阶段你会有新的想法,也就是大家说的idea。拿这个方法再去检索论文,可能会找到新的论文,再补足到这个分类中。循环以上步骤。

接下来的步骤是,可能你初步选定了一个方向。然后就要考虑,将对应这一类论文中的细节,包括实验的设计,逐步地啃清楚。我们在初入一个领域的时候很容易拿到一篇论文一竿子读到尾,这并不一定是最优化的方法(综述类论文除外),但谈到选定方向之后,这时候你可以放开自己的本能去抠一篇论文了。

下篇明日更新。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