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好贵,请勿浪费 — ScalersTalk成长会 – 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 ScalersTalk Wonderland

背书好贵,请勿浪费

生活随笔 scalerstalk 浏览 0条评论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9 年火热招募中,参见用持续行动突破成长困境——S成长会2019招募进行中

去年夏天的一天晚上,我收到了一条消息。一位久未联系的读者,请我为她的新书作序。我记得这位读者,她很久以前,我刚刚做社群的时候,参加过我的活动。我祝贺她的新书完成,请她把样章发给我看一看。

 

大概半天以后,我收到了一份Word文档。从文档看,这本书应该还没有定稿,目录的章节比较乱,主题也有点散,而且每章的篇目比例不够均衡。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文章,没有拟好标题。我感到很困惑。

 

于是我问她:请问您的书定稿了么?

对方说:定了呀,就是刚才给你发的。

我很震惊:你的编辑也没有什么意见么?

对方说:编辑觉得差不多了。

我说:请您给我一个最终版本可以么,就是排好版的,确定的最终版本,准备下印的那种。这个草稿我没法看,我也不确定,你会不会又有大修改。

对方说:哦,好的。

 

一星期后,我还是收到了第二份Word文档。这一次,排版有改进。但是让我很痛苦的是,我认为这根本不是一份书稿,更像是为了应付我提出的意见,而匆忙作的修改。

 

于是我说:对不起,我不能给你作序了。

对方说:为什么?

我说:很抱歉,这不符合我推荐作序的标准。

过了很久,她发来一条消息:那要不您给我作个推荐语吧?就用这条行不行。

 

根据”互惠原则”,当一个人提出一个大的请求被对方拒绝,再提出一个小的请求”以退为进”的时候,一般来说,就会很容易答应。

 

但是我最终还是拒绝了写推荐语的要求,因为她发过来的推荐语严重不实,夸大了书的内容。如果我答应了,那我就配合造假了。

 

于是我说:对不起,推荐语我不能给您写。

对方问:为什么?

我说:从你给我的推荐语看,给了我太高的预期,我达不到。

对方问:那我给你钱行不行?

我说:这不是钱的问题。

 

之后,对方就没有再回复我了。

也许我被默默拉黑了,这好像失去了一位朋友,但是我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把我当成朋友。

 

我并不是小气,不给别人的书作推荐语。去年同一时间,有一位交互设计师找到我。他在深圳一家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上班,因为读了我的《刻意学习》,也开始持续行动,每天利用上下班时间,把设计方面的知识点,通过文章的方式,发在公众号上。经过200天的积累,就有出版社编辑联系他,要出一本关于交互设计方面的书。等到书定稿排版的时候,已经快300天了。

 

当他找到我的时候,是希望我作序推荐。书的样章全部定稿,PDF排版整整齐齐,已经是下印前的最后准备。我认真阅读了他的作品,发现他的确是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考虑到我对这位新晋作者之前并不相识,而且我所从事的方向,与他的专业领域交集也甚少,能够切入的其实是”持续行动”的精神体现。最终我与他协商,采用了推荐语的方式,而不是作序,相对得体。

 

对方最开始不理解,但是我发给他推荐语的同时,也反馈了一些排版中的细节问题,包括单词的拼写以及排版的对齐。当他看到我的邮件时候,最终表示认可。

 

他说:我没想到你的阅读那么细致,做事也有原则。

我说:你做的工作比较细致。如果我要推荐,我会认真看一下。

 

我出过书,我也找过前辈给我作序。我理解所有那种内心的忐忑,尤其是第一次出书的时候,非常想得到认可,但是又害怕被拒绝。但是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

 

我在联系推荐人写序的时候,我是先把书的样章全部排版好,然后询问对方的意向。如果对方有意向,我还会问,是需要电子版,还是需要纸质版。有的老师并不习惯看电子版,所以邮寄纸质版,会是更好的选择。

 

你会发现,同样是一件请人预览作品的事情,你会看到不同的操作版本。青年作家李尚龙老师每次把即将出版的作品给我提前阅读的时候,要么是把预印的书寄给我,要么就是打印装订好的预览当面给我,而且扉页上还有问候语和签名,这是属于标杆级的操作了。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工整地写封邮件,把电子版放在附件中。再退一步就是直接在微信上发一个几十兆大小的文件了。再退一步就是发Word文档。你要知道,对于一个做过安全的人来说,收一个陌生人的Word文档,就像收一枚炸弹一样胆战心惊。(其实是可以在Word文档中嵌入恶意代码,打开就控制计算机。)

 

请人帮忙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如果对方答应了我们,那说明是一种认可。如果对方没有答应,我们并没有什么要责怪的。这个时候,归因会决定我们的态度。

 

有的人遇到拒绝的时候,会认为对方看不起自己,从而恼羞成怒,拉黑了事。但是有的人会认为,也许对方正好比较忙,或者自己现在做得不够好,下次再努力,以后还有机会。

 

不同的想法会有不同的行为。但是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我觉得始终要明白一点:

 

背书很贵,请勿浪费。

 

当你要出一本书,你要请一位朋友或者老师在上面写上名字的时候,其实形成了一种绑定。以后你在大街小巷花花绿绿的书店中,你会看到封面上会有作者与推荐人的名字摆在一起。推荐其实是一种加持,一种认可,是一种信任的传递。

 

而我认为,这样的机会,每个人只有一次。

 

在我看来,请别人帮忙背书,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而其他人愿意相信你,也只有一次机会。

人不是程序,程序跑坏了,重启了一下,内存清空,可以从头开始。人有记忆,当你出现在别人的脑海里,便很难把这段经历,从他人头脑中抹去。相反,如果你越是努力擦除,留下的印象反而越深。而这印象,既有好,也有坏。

 

书是一种有可能永续留存的介质。如果我们要出一本书,最好是本着对时间负责的态度,就像是自己的人生履历一样,每一段都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非我们主动自暴自弃,不再关注这些问题,不再坚守长期主义。

 

我也知道在行业中,会有很多人在获得了大量名气的时候,给人推荐不看质量,只要钱给够,就一切好说。甚至有的人出名以后,就找了一堆写手冒充自己写作,自己也离开了一线生产。这种暴殄天物的行为,对于有名气的人来说,是可以糟践得起。毕竟名人争议大,本来就会有很多人批评。所以把自我糟践带来的不良反应,归入到争议的那一部分中,并不会显得有多突兀。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出名后,本来就会有很多人骂,这些骂声其实可以忽略。但是其中会有一些骂声,是因为这人做错了事情大家才骂的,这其实骂得是有道理的。但是出名的个体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会把建设性的骂,当成无理由的谩骂,从而忽略问题所在。

 

也正因为如此,你会看到很多大平台,大品牌,大自媒体会给P2P金融产品做广告,最后P2P崩盘了,相信这些品牌的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伤,但是大品牌本身也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大品牌甚至根本不处理这些事情。因为这些品牌已经很大了,大而不死,作恶一两次也不倒。而且正因为品牌大,有利益在,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

 

这种作死自己品牌的事情,只有品牌足够大的时候,才能经得起瞎折腾。但是我觉得对于个体而言,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是另外许多人,哪怕是个人品牌,本质上也是绑定的个人,这其实经不起多少蹂躏,尤其是我们还是很小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认清自己,本分经营,对自己的背书做好管控。

 

信任的建立很难,而要破坏,却很容易。

有的人说,你这样做,不给人面子,就不怕没有朋友么?恰恰相反,严格遵守自己的标准和规则,反而有利于别人更好了解你,你会结交到更有质量的朋友。当你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人们会更相信你,因为知道你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相反,当你是那种什么都推荐,什么都背书的人,总有一天你会因为推荐了不该推荐的,背书了不该背书的,而让自己身陷囹圄。

 

我们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其实都吸引过来的。当别人知道你有自己的原则,有一些不符合你原则的事情,其实会绕开你,不给你增添麻烦,你心情舒畅。而当别人都知道你连个原则都没有的时候,别人会持续关注你,看看你今天有没有闹什么新笑话。

 

有位出版社的编辑偶尔会给我推荐书,有时候我会问她,感觉你给我推荐的书,质量都挺不错的。编辑小姐姐说:那是,可不敢给你随便推荐烂书,知道你的标准很高。你看,当你明确了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周围的朋友,也会暗暗帮你的。

 

没必要来者不拒,背书好贵,请勿浪费。

持 续 力

   ★★★★★  

ScalersTalk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社群生态体系,专注1000天以上的“N阶持续行动理论体系与能力构建”,以“从英语初阶到同声传译全栈解决方案”为特色,以“持续输入输出训练实践拓宽认知边界”为导向。

微信公众号  l  持续力

新 浪 微 博   l  @Scalers

网           站  l   ScalersTalk.com

开 放 社 群   l  100小时训练QQ群 456036104

★★★★★

2019年成长会申请说明

《用持续行动突破成长困境—-S成长会2019招募启动》(请点击)

 

本文原文:http://www.scalerstalk.com/1455-endorse